中原焦点网络初级班第32期学员呼坚持分享第258天2022年7月2日

虽然“例外架构”是多数人学习 SFBT的入门,但实际上“目标架构”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例外架构,甚至更为重要之。尤其,要了解SFBT 不是忽略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而是更看重他想要的目标,往往在了解当事人目标的同时,也会得知一定程度的困扰状态。在目标的建构上,对初学者常见的困难是奇迹问句的掌握,包括:何时提出奇迹问句、如何不断邀请当事人回到奇迹发生后的景象描绘以及连结后续相关问句。而最大的挑战是,初学者难以从当事人一大堆的诉苦语言中去找到其所在乎的,也往往会不自觉地替当事人选择了目标,或认定某一个目标对当事人比较好,或者用传统分析式的观点来替当事人设定咨询的目标,而忽略当事人口语表达出来的个人所欲目标。此外,任何的例外优势的运作,是紧扣目标厘清与达成的轴线的,才会对当事人有意义,而此也常是被遗忘的重点。就当事人口语表达的目标来工作,对当事人就是一种深度信任、尊重与赋能的行为。但是,如何让当事人从问题困扰中厘清其真正想要的目标,并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精细的“同步与倾听”的历程,而且,目标的形塑也往往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历程。所以,关于前述目标架构的种种理论重点与应用技巧,值得学习SFBT 者特别多加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