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一直被一线老师所诟病,据说出自一位教育专家。
今早才百度了一下,说这句话的,果真是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陈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是“活教育”,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似乎没错。而在现今的评价制度下,站在一线老师的角度,把每个学生都教出好分数,这句话就经不起推敲了。
我带的这届学生中,就有一个怎么也教不会的妮。妮圆圆的脸盘,大大的眼睛,看起来跟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一年级时学拼音,跟其他孩子一比较,区别大了。我很快发现妮学得十分吃力,且转眼就忘。老师、同学一帮一的辅导,与家长几次三番地沟通,制定帮扶策略……父母虽然小学文化,但一刻不敢放松女儿的学习,而最终结果呢,连续几年地常抓不懈,妮能记住的语文知识却少之甚少。
妮有她的强项,数学计算能力还不错,将来可以像她的母亲那样经营服装生意,过上不错的生活。
上周的语文和数学单元考试,妮均得二十几分。对妮的学习,我已无计可施。即使这样,我又怎能轻言放弃?老师的苦恼便在这里了!
今天检查昨晚写的漂流日记《爱在身边》,孩子们全部完成,只有临勉强写了一页,我又让她加了个结尾。泽没发送课文录音,QQ询问他的家长,家长回复已读忘发。
课堂上,这些学困生几乎都是看客,倾听、思考和表达无不令人堪忧。下午抽空再次检测程的阅读理解力,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