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导引是全过程的,从患者进门那一刻就已开始。有些患者一进门,眼光明亮热切,主动追随眼神跟你交流,这样的人相对比较容易导引。
有些患者表面上客客气气彬彬有礼,暗地里却始终在打量你的一举一动,不时还要跟旁人问来问去。
还有患者干脆把不信写在脸上,十有八九是被家人、朋友拉带过来。
这样的患者一对眼,就能感到彼此之间仿佛隔着一层东西。
对治的办法,一般是不动声色,先给比较信任的患者扎针,有意讲一些黄帝内针的用针特点,让他们亲眼看到立竿见影、针入见效的事实。
若是一对一碰上这样的患者,可以从拉家常开始,慢慢建立双方的互信,在体会症状的变化中建立对内针的认同。
患者坐下来,话匣子基本也打开了。这时的导引要因人而异,但一定要让自己保持足够定力,始终带着患者走,不能被患者带着走,不然就是被患者“导引”了。
有的患者喜欢絮絮叨叨讲病情病史,把肚子里苦水一股脑儿全倒给你;
有的患者平时喜欢中医,看了一些书就自动对号入座,迫不及待地问东问西,好像是来印证所学似的;
有的患者性子急,一下就把所有的症全部抖出来,没等你听明白,已经眼巴巴的等着下针;
有的患者忧心忡忡,被一大摞检查报告和数据搞得惶惶不可终日,好像世界末日就要来临;
还有些患者喜欢居高临下,问一句答一句,有一搭没一搭,仿佛是专门让来跟你较劲似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心都是散乱在外面,所关注的重点要么在过去,要么在未来,要么活在别人的言语里,要么陷在自身的执念里。
导引就要把患者从这些自以为是的圈子里带出来,回到当下这一刻。
怎样回到当下?问症。复杂问题简单化,问患者现在哪里不舒服?哪些地方不舒服?是怎样的不舒服?一定要让患者讲,讲得越清楚、越明白,患者的心思就越简单。
导引就是让患者回到当前症之所在,回到当下心之所在。
进针这个环节,要注意的是一些怕针的患者。有的患者,针还没有进,已经紧张得细汗直冒、脸颊通红;有的嘴上说不怕,表面故作镇静,心里却在发毛。
其实患者怕不怕针,时间久了,不用患者讲,手搭上去就有数。
这种情况的导引,拍拍肩膀、摸摸手臂,甚至一个诚恳的眼神,都能给患者一定的安全感;有时可以介绍黄帝内针进针方法和特色,消除患者心头疑虑;有时可以在进针之处先用指甲多掐几次,减轻进针的破皮痛;有时可设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在患者不知不觉中下针。
还有一些患者看上去木木的,也不怕针,扎针好像跟他没啥关系,扎不扎、好不好都无所谓,双方还很难互动交流。像这样的患者就不要强求,一切随缘。
留针期间,重点是引导患者关注并确认症状的变化,在静静感受自我身心的同时,深深领略黄帝内针导引之美。
留针结束,可是导引没有结束。
通常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提醒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培养正确的锻炼理念和养生方法,千万不能让患者依赖针药、依赖医生,要让患者明白并拥有健康的自信。
医者不过是一个扳道工,回到正轨后,火车还得患者自己开。这个导引,才是最有意义、最富价值的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