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荣格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换成意识,它就变成了你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同样你不知道是什么阻碍改变,那只是你以为是你的命运,其实是自己的无知。如何改变呢?改变有四个原则。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前两个原则。
原则一:检验人生假设
因为改变的难度在于害怕,对未知的恐惧。在抵御改变的过程中会给自己合理化不改变的理由。如何打破这个合理化的过程呢?这就是检验人生的假设如何打破这个假设呢?我们可以用如果......就..... 句型来归纳它们。举个例子,有一位妈妈,她热情、善良、好、,积极、向上。但是她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特别的严厉。不允许有任何的拖拉和对学习的松懈,看到孩子写作业拖拉就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多次沟通发现,这位孩子的妈妈是从小没有读书,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学习不好就完蛋了。所以爱的方式就是严厉的对待不认真学习的孩子。是用了一种错误的表达爱的方式。只有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孩子的妈妈才不焦虑。否则就会担心孩子一事无成,像自己一样。
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对未知的过度担心,引发的焦虑。因为我们害怕结果跟自己的预期的不一样。其实是害怕变化,想要一定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才踏实。其实这个时候恰恰是我们的这个执念阻碍了我们的改变。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考上很好的大学,就一定完蛋了吗?
其实会发现,没考上大学可以从事很多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接受教育,也不会完蛋。这只是一个假设。当我们放下了这个一定的执念,你会发现孩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了主动学习。
原则二:奇迹提问
前两天听一位朋友说,“如果未来五年给自己的一份试卷,是开卷考试,你想怎么来完成这个试卷呢?”其实跟奇迹提问有异曲同工之妙。举个例子,有一位学生,高中时学霸,但是到了大学开始沉默网络,不能自拔。但是如果不能修完课程就会面临退学的压力。如何利用奇迹提问来扭转这个局面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问,“假如你奇迹出现了,你顺利毕业了,会发生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会畏惧压力,选择不要去想也不要去改变,宁可逃避也不要去面对。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继续提问。“如果顺利毕业了,你觉得你迈出去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说,“首先我要作息正常,按时去食堂吃饭。”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中经常用到的方法,看着简单,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当我们迈过了自己畏惧的心里以后,你会发现就是怎么去直面问题,看到的是方法和途径。害怕和恐惧就烟消云散了。
改变从知道改变开始,改变从知道阻碍改变的原因开始,改变从认识改变开始,改变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