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之心。
圣道固然会自然存在,圣学也固然会自然存在,即天下人全都相信,也不会算多,而只有一个人理解,也不会算少。圣人追求道不会因为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混世、对错而烦恼,不去斤斤计较别人是否相信自己。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只因为拥有道的本心而无别心。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世人只要不失本心,致力于良知之上,便自然能判别是非与好恶,待人如待己,爱国如爱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样的话,想不让国家得到好的治理都不可能。阳明先生说人是天地万物的心,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圣人是致自己的良知后才治理天下,圣人对待社会、人民是仁爱的,以仁爱之心来治理社会就会简单容易。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后世良知的学说不再昌明,天下的人泯灭了良知,互相争夺倾轧,嫉妒陷害等其本心被私欲所蒙蔽,而天下纷纷扰扰,社会动荡不安。签于现状,阳明先生发现了良知的学说。认为只有通过致良知,天下才能得到治理,社会才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