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虎丘塔,深藏的孙武祠---苏州游记之二

       

        把上图中虎丘念成屌丝的人,旁边面壁。


      虎丘素有江左丘壑之表的美誉, 东坡先生也说:来苏州不入虎丘实乃憾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苏州的印象,以往我常常能想起很多词----亭台水榭,吴侬软语,弱柳扶风,枕水江南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当我站在虎丘的脚下时,脑子里回荡的却全是:良渚玉琮,春秋剑气,古色生香,诸侯混战

        我甚至脑子里还回荡了一下顾谭那句话:龙潜之水,乘云跃鳞;虎啸之声,因风奋烈。心潮也随着这股豪迈之情更加澎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到达虎丘游玩的时间有点晚,夕阳下,榭园熠熠生辉。因为游客稀少,更觉得祠堂有一股难以言表的英武之气,小门楼入口前后刻画着“先谋和后攻”,孙武子讲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似乎也领略了一点兵家智慧。

        门楼进去之后,豁然开朗,园中间静置的石头,虽然经过打磨,棱角分明,却与兵家的严谨相得益彰。祠堂里面用四篇章---“孙武谏吴”“武伍之谋”“扬威诸侯”“辟隐深居”来概括孙武的一生。我默默的读着竹简上面的字,眼前浮现出千军万马,孙武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局面,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女子,我不懂权谋之术,但我也知道一些道理,虽然富贵,天下之至荣;位势,人情之所趋。但是古之圣贤、智士忌讳功高盖主,或多或少最后都选择功成身退,隐居山林。这祠堂便有这深藏的韵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榭园, 一路向上,便到了虎丘塔,这塔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斜塔,类似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据说这个塔在建国以后,还灌了水泥加固。我围着塔转了一圈,旁边立了很多测量监控参照物,我忍不住的笑了,觉得这塔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倾斜一下来体现个性,仿佛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但是大人们很害怕很担心,不四面八方的围着,不时刻掌控事态动向,就难以安心。甚是有趣,于是我在塔前也倾斜的照了一张照片,表达我对此塔的崇拜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塔下有个水涧,顺小径直下,便能到达演武场和洗剑池,话说这里藏着吴王陵墓的秘密,干将莫邪也曾经在这里出现,于是很多人来挖掘过,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剑池。

      帝王墓葬,绝世好剑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被挖掘,被公布于众,史学家说为了历史,文学家说为了文字,考古学家可以堂而皇之的为了保护古物,更别提那些摸金校尉,为了发财,铤而走险,连秘密都无法深埋土里,世人嚷嚷隐私权的时候,可否再犀利一点。虽然我明白以史为鉴的前提是要懂历史,但也容我对此行为默哀三分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静静的躺在一块石头上面,感受着山林的馥郁,虽然远处的剑池已不再,但剑气仍纵横。仿佛波谲云诡,风云变幻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我学习着放松我的胸襟,学习着波澜不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这种刚柔相继的美,这样的自成诱惑,便是苏东坡先生让我们一定要来虎丘的原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顾晴晞阅读 5,747评论 0 6
  • 大概是前一天游览拙政园的波澜不惊,使得我对苏州之行没有了太大的兴趣。早上起床后没吃早餐就直接坐公交去了虎丘。苏州的...
    舍予拾光录阅读 4,831评论 0 5
  • 初一刚开学那阵儿,老师便是高山关注和议论的对象。以前在饭桌上,是我们对他说这说那儿。现在,则是为了了解他,与他沟通...
    一夜春风cf阅读 2,600评论 4 9
  • 贼在武汉话里是聪明的意思,在武汉就有这样一只贼猫,因为长得白,我给它起了个名"李白"。它虽然不是诗人,...
    南之河畔阅读 3,846评论 0 2
  • 恼人的五月终于过去了。 随着一声清朗的“早安”,六月的问候如期而至,睡眼惺忪的我像个孩子般心情瞬间明朗,赤脚着下床...
    当时明月在zh阅读 4,6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