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去看待一件艺术品的从无到有,那么它与任何一件人工造物一样,都需要消耗物质、时间、空间和人力(man power)等等有形及无形的资源。因此,作为“社会生产”其中一种特定形式艺术,它的发生同样需要消耗“成本”——那么,是谁在为这些成本“买单”呢?
什么是「艺术赞助」机制
艺术家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职业。在其文化价值真正受到普遍承认前,很多被后人奉为「艺术家」的人物,在其时代仅仅被视为技艺比较高超的手工业者,大多出身寒门。而即便天赋异禀,艺术家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日常观察积累、构思创意,以及在技巧的磨练上。
因此,艺术家们的生存从其诞生之始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缺乏来自外部的扶持,许多艺术家在成名前连维持基本生计都成问题。要么只能屈服于生活压力,要么一生困顿,都会对其艺术生涯产生极大影响。
曾经有一次,我买了720磅蜡。拉波告诉我,每100磅,没有9个大达克特20博洛尼尼根本买不到……我让他回去看看,能不能每100磅砍掉40索洛多,如果能,我就要。 —— 青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于1507年致其父亲的亲笔信
而今天我们常戏称为“金主”的角色,在艺术史语境里通称之为「艺术赞助人」——顾名思义,即是赞助艺术行为的一方,既可以指自然人,也包括以组织或团体为单位的其他主体。
除了供给艺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外,赞助人自身的背景、境遇,同样与艺术的发展深刻地纠缠在一起。大量事实都为我们证明了,最眼光独到且意志坚定的艺术赞助人,其角色有时类似于项目的策划者。
精力旺盛的强势赞助人不但有权选择主导的艺术家、形式品类和展示场所,甚至对作品的内容及最终呈现的方式都要有所介入,尽管这种性格也会让被他们选中的艺术家备受折磨。
但无论如何,与身为创作者的艺术家相比,强力赞助人赋予艺术品的能量并不逊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艺术的传承、创新与突破中扮演至为关键的角色。
谁是「艺术赞助人」?
……精英们觉得有必要向他们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向其他精英群体,向普通市民宣示自己的地位……他们通过委托著名艺术家为他们进行艺术项目,积极参与公共艺术和建筑项目投资。 —— 出自《赞助人的回报》,理查德·J·泽克豪泽/乔纳森·K·纳尔逊 著
「艺术赞助」制度在世界各地艺术史不同源流中有不同的发展和形态,而学术视角对「赞助人」定义的边界也还在不断扩展中。就最主要的脉络而言,「艺术赞助人」最常见的社会身份,通常是王侯、教皇以及权贵精英阶级。
大部分被传颂至今的时代传奇,同时也是极其杰出的艺术赞助人,反之亦然。西方历史上,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斯佛尔扎家族、天主教教宗尤利乌斯二世,到欧洲诸国的强力君主如法王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皇帝,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夫妇、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及至近代新大陆上的洛克菲勒家族、保罗·盖蒂、佩姬·古根海姆……这绝非巧合。
优秀的赞助人必须掌握雄厚的社会财富,以及一部分稀缺的社会资源;TA们对艺术都有着极大热情,乐意为艺术家提供物质和经济形式的资源,承担创作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解决艺术家最为紧迫的生计问题,是“赞助”中最重要、也最显而易见的一种。
而凭借赞助人的赏识,艺术家还有可能实现社会地位和阶层的跃升,或是被赐予超越其原本出身的某些特权,既提升了艺术家这一行业的吸引力,也让艺术家可以更安心地专注于技巧和理念境界的提升。
在理想状态下,赞助人与艺术创作者是双赢的关系,但在现实中,赞助人与艺术家的意志时常有所冲突,在那些大规模的艺术项目中,成为最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一环。
但无论如何,因着赞助机制的存在,让各种恢宏、绚丽、奇崛不凡的艺术得以成为人类历史的见证与纪念,同时也将他们自己的名字以一种更美丽、更具温度的方式镌刻在人类历史的殿堂中。
赞助人的「回报」
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像是博弈游戏:每一位参与者获得的回报,都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出自《赞助人的回报》,同上
不时会有人在「艺术赞助」的定义中加上“无偿”等字眼,或许会让人把赞助行为理解成一种无任何效益追求的善意之举,又或是一种纯粹的自娱行为。
但从「艺术赞助」崛起的时代直到当下,从这一机制里受益的,除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奇才,他们背后的赞助人同样是最直接受益者;也正因这种互惠关系的存在,庞大的艺术世界才得以运行至今。
尽管「艺术赞助」的确是慈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偿”不足以概括其性质的——绝大多数「艺术赞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期待「回报」。
赞助艺术能够产生哪些、多大的「回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艺术品创作出来后,所产生的结果如何并非全然是赞助人能够预料的。但举例而言,典型的回报形式包括:
01彰显魄力
巨大而恢宏的宫殿,无疑是最适宜君主向臣民和其他国家夸示实力的手段。北京故宫与法国凡尔赛宫都是当今最好的实例。建成如此规模的项目,不但建立在绝对的国力,君主个人的权势和魄力之上,组织领导力也同样重要。
02传递信息
宗教身份的赞助人需要通过宗教艺术来传递教义的精神,将宗教场所打造为民众理想中的天国景象,同时强调自身“代理人”的权威。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前后建设了数百年之久,将数代顶尖艺术家的心血于其中,成为教会最具凝聚力的精神道标。
03投资回报
别具眼光而成熟的赞助人都十分注重对年轻艺术家的扶持与培养。毕加索早期最重要的赞助人格鲁特·斯泰因证明了,长期坚持而有道义的赞助,能够为赞助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04不朽之名
对「身后事」的重视,注定陵墓艺术成为最能激发创意的其中一种形制。米开朗基罗为教宗尤利乌斯二世打造的陵墓雕像群,单单是《摩西像》,便足以让这位教宗被后世铭记百年。
“艺术赞助”的形式
在不同时代,艺术赞助人各自身份、社会地位和处境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赞助艺术时所期待的「回报」不同,在理念思维和实现方式上亦随之而变。越是有魄力的赞助人,越是在「如何让艺术服务于自身」这个问题上有一套独特的见解。
「艺术赞助」既可以针对艺术家个体,也可以针对具体的项目;可以致力于建立专属的艺术创作机构,招募艺术家为自己服务;也可以成立学院机构,为有潜力的艺术家提供机会,按自己的需求来遴选并培养人材;还可以成立收藏机构,为艺术品提供展陈的平台与空间,在向公众传播文化与美育知识。
所有这些不同的模式,都曾经创造出巨大的艺术财富。
中国两宋时期的君主,尤其重视在文化艺术上的修为,而两宋时期的画院制度,也是中国宫廷绘画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最高峰。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奇才亦如群星闪耀,最重要的艺术家背后都有强力赞助人的支持。
达·芬奇先供职于米兰公爵斯佛尔扎的宫廷中,晚年又受到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庇佑;米开朗基罗青少年时便在美第奇家族创立的学院中学习,又得到传奇教宗尤利乌斯二世的垂青;拉斐尔同样因受到尤利乌斯二世的召唤而一举成名,也备受其继任者利奥十世的青睐。他们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与上述这些赞助人有关,而赞助者之名亦因这些作品的成功而被人铭记至今,影响力远超同时代身份相近的其他精英——这样的互相成就,正是赞助人所追求的最大回报。
而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为专业、细化的慈善组织及基金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完善。顺应这一潮流,以「艺术基金会」为主体的赞助形式,成为了当代「艺术赞助」机制中最为主流的一种。
在当代,艺术赞助日趋专业化,艺术赞助人依旧重视艺术的「回报」,但更愿意作为艺术家的支持者、欣赏者的姿态提供资源、渠道与平台的支持。
如今,许多知名品牌、大企业都致力于成立自己的艺术基金会。其中最老牌的一部分包括古根海姆基金会、盖蒂基金会、普拉达基金会、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等。
而在我国国内,不论是由官方创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还是近年来开始崛起,由私人创立的艺术基金会——如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等,表现都十分活跃。基金会形式的扶持,对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而言往往更具吸引力。当这些基金会能够立足于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表现出相应的学术深度和专业能力时,对杰出艺术家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
当然,赞助人的趣味、喜好及价值导向依然会体现在「艺术赞助」的具体形式、内容和艺术家遴选的规则中。但对于艺术家的人身与创作过程的控制,比传统的模式已是宽松得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支持的艺术家,也能够在获取丰厚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追求表达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