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柯维
字数:24万
用时:14时10分
思维导图
经好友推荐,我读了这本书,柯维从个人领域的成功谈到公众领域的成功再到自我提升和完善,分别重点谈了个人领域成功需要的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公众领域的成功需要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自我提升和完善需要的不断更新的习惯。全书思路清楚,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而且很多事例都是柯维先生现身说法,通俗易懂,说服力强。让我受益匪浅!
01 美国哲学家梭罗(Thoreau)曾经说过:“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方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受控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因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待同一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思路。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非得要求别人与我们一样,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思维方式不同罢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学习,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扎在地下的根努力向四面八方伸展延伸,去汲取更多水分和营养,让根强壮发达,让枝干和叶子更加粗壮和健康。
02.已故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圣雄甘地(Gandhi)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可见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心上。
如此看来,所有我们认为的伤害都是自己的“杰作”。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就是在加害自己。“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当别人发脾气时,不是我们错了,是他错了,而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以牙还牙,这样无疑是两败俱伤,于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只能是雪上加霜,更加复杂而难以解决了。
善待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再做无辜的受害者了。
03.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错墙,那每一次行动无疑加快了失败的步伐。
目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果你只是在低着头拼命地赶路,不去想想方向对不对,那结果会是很残酷的。南辕北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丢失机会,夯实了失败的事实!
我们应该边努力边审视我们的目标,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及时做出调整,行动方案也要跟着调整,才能让我们的行动终有所得,而不是在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
让目标引领行动,让行动实现目标。
04.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s)的话来说就是:“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确的墙上。
领导和管理的关系, 在这一段说得太好了。领导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的问题,管理解决的是如何正确地做事。领导就像我们的头脑,帮我们明确正确的方向,解决往哪里去的问题;管理就像我们的身体,帮我们明确做事的方法,解决如何去的问题。
领导解决方针目标的问题,更像一个灯塔,让远航的船只不迷失方向;管理解决执行力的问题,更像船长,执行着远航的任务,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如何躲避暗礁等,都是管理的职责。
行动计划
1.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
2.控制好情绪,不受别人情绪影响,不随便发脾气。
3.试着移情聆听,换位思考,锻炼自己的表达技巧,建立和善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