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节好课的特点;
一节好课的特点:——
其实,我们发现一节好课包含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好的教学实施。那么做到哪些就可以有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呢?
首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照《2022科学课程标准》。为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环节找准课标内容和要求。现在的一节科学课,我们有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部分,本次展示的优质课例,在这4个部分有哪些好的特点呢?
来看好的聚焦环节,特点是设定了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引入活动或问题;例如《灵活巧妙的剪刀》一课,老师以制作心愿挂卡活动引入,让学生很容易聚焦到小刀和剪刀这两种不同工具的使用上,从而开启了本节课的研究;《船的历史》一课,则是以象形文字的猜字谜活动开始的。而象形文字的出现就本身就带有历史感,这个字与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强相关;同时,历史这个人文科学与造船这个工程科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就具有很强的对比的感觉。制作心愿卡是一个容易带入的活动,这样的强相关、强对比、易带入的聚焦活动,是本次优质课例中的聚焦活动的特点。同时,我也思考着可以在每节课开课前,拉开了展示“历史为工程提供智慧,工程为历史书写新篇章。”的科学史课例的序幕。
说完好的聚焦环节——要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引入活动或问题,那么设计一个好的探索、研讨和拓展环节则要遵循一个原则——学生成为课堂实验的设计者、思考着和参与者。
怎么做到呢?从本次展示活动,我们总结了5点,大家可以练习和操作的;
①教师对探索活动中的文字资料要进行有目标的筛选和再组织;
阅读文本资料的科学课,一般的做法是老师筛选一些与课例相关的文字资料,设计一些提问,在孩子们阅读完文字后,再回答完问题,老师利用PPT标出文本中的答案。
那么,以《船的历史》一课中解读文本资料活动为例,老师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前一个环节中,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了研究船可以从材料、动力、运输量等项目入手;
在此基础上,学生要深入对比两类船摇橹木船和客运轮船的特点时,老师对呈现的文本资料进行了符合项目的内容筛选,并且重新调整了顺序。
第二步,在课堂上,给出孩子们文本资料的时候,老师做了阅读资料、找对应项目、填表的这三个动作的示范。具体的操作就是老师出示记录表,找到项目栏,示范填写“材料”这一项,指导学生在文字资料中,找到两类船的材料摇橹木船是木头,客运轮船是钢铁,老师填写木头和钢铁。
第三步,学生开始小组内对比两类船的知识并填写相关项目和内容,教师巡视。
设计好的探索、研讨、拓展环节的第二点是——②教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对应模拟的器材;
如《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而这节课的老师,特意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这个器材好的原因是:1实验装置与小电动机的结构一一对应,让学生理解 实验装置的现象就具有小电动机里工作的现象是一样的。2.老师在3分钟的观察活动之后,提问“这几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各部分与小电动机内部构造的对应关系。例如,y型支架对应小电动机里的点刷;而实验装置下面的AB亮点对应小电动机的两个金属接触点等等;
第三个好的特点③教师提供多种实验器材,学生自行选用实验器材,帮助达成目标;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中,老师为孩子们制作模型准备了模拟外耳道的三种材料是塑料瓶、水管、纸筒;模拟鼓膜的材料是保鲜膜、橡胶手套、气球皮。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观察和选择权利;
第4个教师提供数据表格帮助学生完成针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总结;
以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为例。请大家先看这个封面图,这里学生能通过实验装置观察到1产生的7气体把袋子撑起来了;2这个气体是无色的。接着老师出示了下面这个表格,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三组实验活动精心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表格中有8种气体,过程中,第一组实验完,孩子们通过观察新产生的气体颜色排除表格中的两种气体;接着学生可以根据表格中剩下两个气体特点是否帮助燃烧和比空气重,思考如何进行后面的实验;第二组试验后,协会僧通过是否帮助燃烧的现象,再一次排除三种气体;当第三组实验结束时,学生又可以对表格中的气体进行排除了。到这里我想说,老师的实验表格与实验步骤之间设计得十分巧妙严谨,同时严谨的还有老师的语言。当表格中只剩两种气体是,老师说“那利用比空气重这个特点还能再排除谁呢?还可以排除氮气,最后还剩两个,我们还能不能再排除?对,不能了,我们还需要对它更多的特点进行验证,才能确定是什么气体。科学家也做了很多实验,获取足够的证据才得出这种气体是Co2,所以只有获取足够的证据之后才能下结论。”
当然,还有点亮小灯泡和斜面两节课也用到了表格来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和总结;
⑤课堂最后环节对引入环节的遥相呼应,完成闭环。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老师以“为什么蜡烛沉到水底也能继续燃烧引入”、在最后以揭秘在水底燃烧的蜡烛的原因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