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鲁豫有约》的一起谈阅读。嘉宾白岩松讲的话题是《十八岁的感动,诗和远方》。白岩松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86年,他18岁。那个年代,因为贫穷,所以经常吃不饱肚子。每天晚上八点,就开始饥肠辘辘了。但是,却发现那个年代他还是搜集了很多好书。
有一次读书节,他作为牵头者组织了一场买书活动,当时好多同学偷书。有个同学塞了两本书在书包里,被当场抓住了,然后他很淡定地说:“啊,还要钱啊?那我不要了!”
当时北广去偷书的学生很多,即使像教堂一样的王府井书店里,也也同学因为偷书经常被抓住。每次被抓,男同学都叫“常振铮”,女同学都叫“刘继南”。后来书店人有点懵了,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叫一样的名字?一查才明白,原来这两个名字一个是北京广播学院院长的名字,一个是书记的名字。
事隔二十年后,有一次大家都回母校参加校庆,有曾经偷书的同学向两位先生道歉。
白岩松说:“偷书用远都是一件很坏的事情。但是,很庆幸,我们和书这样饥饿的感情,最后使我们都没有成为坏人。”
这也是我以前和一位妈妈讨论的:“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坏到哪儿。”
白岩松感慨说,“如果没有阅读,那我抵抗不了饥饿;阅读为我的生命种下了那么多可以生根开花的种子,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今天不是我十八岁所厌倦和讨厌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