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读
(一)准确理解诗词内容,理解诗的意象和用典。
意象:诗人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想象,出现一种鲜明的事物呈现出来。
鸿雁:思乡、信使(鸿雁传书)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壮士
菊花:高洁品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月亮:思乡怀人、感怀咏叹、烘托反衬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杨柳:送别 杨柳依依、送别怀人
水:长江、黄河、时间长河和情愁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二)关注诗文背后的故事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其实跟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充和有关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实际是写苏轼的小妾王朝云
(三)关注诗文呈现的空间和张力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莺啼其实是处处莺啼,用“千里”把空间极大扩展,然后聚焦水、村、山、郭、酒、旗、风,写出江南春的美丽与繁荣。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粗粗看,春来了;细细看,没了!这其中“粗心地发现,细心地消失”可谓独特的发现。
(四)关注同一类诗文的共同点
(1)《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传统节日
(2)《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边塞诗)
(3)《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语文素养相同
(4)《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勤奋好学
二、如何教学古诗文
(一)体现学生自己的学习,学了什么?懂了什么?
(1)对照注释读懂诗意,读通、读顺、读准确。
(2)把不懂的地方在字的右上角标注出(1)(2)(3)
(3)小组内讨论解决
(4)集体讨论解决高难度
(二)在复合的空间进行教学
在一个相对大的空间同时进行几首诗的教学,体会诗词韵味和趣味。
1、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相同点:都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2)不同点:A 不同的习俗 B不同的情感
2、抓具有特质的两首带一首
组诗《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1)出示地图,了解边塞诗,学习前两首
(2)抓相同诗句体会人物的英勇无畏
“古来征战几人回”“万里长征人未还”
A、抓数量词体会战争的残酷
B、出示视频体会战争的惨烈
C、由面到点体会“飞将军”及同类英雄。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意境,出示两组不同成语,分别概括两首古诗意境。由人,由英雄引出《夏日绝句》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通过语文素养的落实学习古诗
组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
(1)找六要素的方法学习《芙蓉楼送辛渐》
A看时间:“寒雨”
B看地点:“洛阳”——南京(可以了解创作背景:诗人为何到南京)
C人物:辛渐会问什么?王昌龄如何答?
“一片冰心在玉壶” 升华主题:初心不忘,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D延伸:“冰心”其实就是一种气节,如同《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人间”。这实际是把第三首诗当成情感主题升华之用,重在借助前两首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六要素学习《塞下曲》体会情感。
4、抓住共同的精神特质
组诗《囊萤夜读》《铁杵成针》
5、进行主题式教学
离别主题
(1)类似于离别漫画的组诗(送、饮、歌、望)
A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饮)
B 劳歌一行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歌)
C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望)
D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
F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思)
(2)不同情感的别情
A伤感的惜别
B欢快的谢别
C豪放的壮别
(三)在矛盾冲突中深度体会
《登鹳雀楼》设疑:你相信李白吗?难道李白错了?引出夸张修辞学习
《望洞庭》提问:你觉得刘禹锡此时心情怎样?了解刘禹锡贬谪创作故事。
《杨氏之子》:抓住两人不同之处体会魏晋民风。
(四)在一定的历史空间读懂
善于发现普通人看不见的:
A 、动人的迷路
B、诗意的西窗
C、迷人的回眸一笑
D、不同版本的月亮
E、洁白的李白
F、不一样的长江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