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冥想锻炼出来的。
2000多年以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释迦摩尼——此时他既没有悟道,也不是佛,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对自己的意识,也就是大脑进行锻炼。
在释迦摩尼悟道的那天晚上,他探查自己的意识(意识其实就反映和显示了他大脑的内在活动)时,发现意识深处既有痛苦的根源,也有摆脱痛苦的自由之路。于是,在之后的40年里,他的足迹遍及印度北部,向那些肯于倾听的人传授如下心得。
如何熄灭贪憎之火,正直生活;
如何看破迷茫之雾,坚守本心;
如何洞见智慧之光,实现自由。
简而言之,他教授的就是道德、静观(mindful,我们也称之为注意力集中)和智慧。这其实就是佛教修行的三大支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称之为幸福、心理成长和精神价值的实现。
大脑皮层部分掌管道德——简单而言,道德就是在行为、语言和思想上为自己和他人谋利、避害。在你的大脑里,道德是由前额叶大脑皮层区采用由上至下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控的。前额叶指的是大脑最前面的那部分,紧贴着前额,大脑皮层则是指大脑最外面的那层皮质。道德判断会同时受到从大脑底部延伸上来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及主导正面情绪的边缘系统的影响。
如何学会真正的体验法——静观,或者说是内观自己专注,实际上探讨的是,如何技巧性地关注人类的内在世界和外界环境。你大脑的状态取决于你到底体验了什么,所谓静观就是引领你走向体验美好事物的大门,体验它们,并最终把它们转化为你自身的一部分。
如何有智慧地应对欢乐和痛苦?实现它需要两个步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东西在害你,什么东西在帮你——换句话说,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以及如何终结痛苦;然后,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努力摆脱那些害你的东西,加强那些能对你产生帮助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感到和万物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加平静地对待事物的变化和终结,对欢乐不再那么患得患失,对痛苦也不在一味的死命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