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来说,反馈是我们的行为与他人,社会,和自我意识之间一切的相互作用。人与人之间的长期关系则是一个反馈链的无限延长,每一个个体,都是反应链输入输出的一个节点。对于广告业来说,对普遍节点的分析与分类,是决定输入方式的关键。我当然不会从从如此广阔的意义上探讨反馈--我专指那些在具体行为之后有所期待,可能的受众或者仪器做出的相对专业、准确的评价与反应,且能对期待反馈者的下一步行为有所助益,这是我打算讨论的反馈。
那天我在游泳的时候,发现游完1000多米之后,我的华为运动手表中,游泳的距离竟然不再增加了,手表似乎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电脑死机的状态--但事实上它又能做出其他反应。我想接下来我应该像以前那样记下自己游过的来回次数,但我突然感觉索然无味,便爬出了游泳池。
虽然我很喜欢游泳,但在游泳池中坚持下去并不容易,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每一分钟,凉水的刺激,都在鼓动起退缩和放弃的欲念。激励我继续进行下去的,通常是不断增加的游泳距离--一个我头脑中和健康,减肥息息相关的数字。假如我不知道我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游了几千米,我绝对无法坚持下去。数字手表解放了我不断围着游泳距离打转的紧张琐碎的头脑,使得游泳的乐趣有所增加。但一旦要退回到过去,则几乎变得无法忍受了。这是我毅然从游泳池中爬上来的原因。
数字产品每天都可能给我们打造一个相当准确的反馈系统。每天行走了多少步,晚上睡了几个小时,深睡浅睡的时间,清醒的次数;已经有APP能告诉你使用手机的每一分钟都去了哪里,迟早有一天,更聪明的APP将能够自动统计出我们每一项习惯坚持的状况……总体来说,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数据,很多数据我们是没有办法自己感知的,否则我们的头脑会过于忙碌。
习惯记录本质上和游泳距离记录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游了多少,或者说,我们的习惯jiachi达标率有多少,就是对自我的肯定或者否定,它与一张纸得来的记录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更加方便而已。记录的结果能够使我们的自我感觉更加清晰准确可靠。大部分人的自我感觉比实际上要好得多,你也许认为你对一件事坚持的很好,app记录却能够告诉你,你一个月到底有几天没有坚持,你的完成率到底是多少?过去你也许认为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过就是一两个小时,结果手机记录APP却告诉你,每个小时打开手机的时间,或者每个APP耗费的时间,无可辨驳的展示给你,你实际上到底花了时间。相信大部分人的这种对比会让人大吃一惊。
很多年前我在学习医疗设备课程的时候就学到,有一种生物反馈,居然能够治疗某些高血压之类的病症。在医学中所使用的生物反馈仪,明确方法后,我们也可以脱离开仪器的反馈而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我在6年前怀孩子的时候。5个月左右发现血糖含含量偏高,医生要求我尽快降下来。可是我怎么也降不下来,然后医生要求我每天注意自己吃下的热量。他说如果再降不下来的话,就要给我注射胰岛素了,我有点害怕,想着自想象每天在肚皮上注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于是每天我都开始记录每一次吃下的任何食物,它们的热量,我计算出每一顿每一天所摄取的热量,不让它超过医生规定的值,就这样一个星期之后我再去测量血糖,竟然就此达标。之后我就选择这种方法关注每天的饮食,怀孕期间的体重增加不到20斤,生完孩子一年内(还哺乳了8个月),甚至比怀孕前还降了三四斤。
写文章也是一样,写完之后我们把它发到平台上,展示给朋友。一两天后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些反馈数据,它们客观的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质量,受欢迎程度,大概是什么状况。
如果我们足够认真和达观的对待所有这些反馈,我们能够从中受益良多。但我们很容易对这些反馈,形成一种依赖,习惯等待和查看电子产品提供给我们的结果,热衷于每日查看文章的点击率,点赞数,并影响自己的情绪。一旦我们对这些外在的数字形成依赖,我们可能失去行动的动力,就像我从游泳池中爬起来一样;或者失去自我检查和反馈的能力。所以,反思,或者说自我反馈,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能力。
对于写下的文章,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知道阅读率等参数之类,写完之后我们其实自己大抵知道它写的怎么样。不够好的原因,有时是因为时间,更多时候则是因为能力所限,我们只能将它如此呈现出来。有的时候,我们知道问题具体在哪里,但更多的时候,即便别人指出问题所在,我们也未必能够理解。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自我的反省。须知人类几千年来优秀的作家层出不穷,而在非电子时代,作品任何形式的发表,周期如此漫长,如果写作者靠着读者的反馈来进行提升的话恐怕出不了几个作家。
很多人从十几二十几岁到五六十岁,没有任何的改变。他的性格一如十几二十岁。年龄除了让他看起来更丑更老,大部分人并没有因为年龄的成长而更加睿智。我们小时候读书,书本总会告诉我们老人是睿智的,但我很快发现并非如此,变得比年轻时稍稍睿智的老人比例,恐怕不会超过10%。更多老人则是像巴尔扎克所说的,年轻时的怪癖,到了老来会变本加厉。这样的老人要求尊重,哪怕是来自自己的子女,也很困难。人只要有过反省的习惯,绝不会一成不变,尤其适合明显的,大的缺陷。
反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寻求各种反馈和支持。最好的做法是,让外在的反馈机制服务,优化自我的反馈机制。因为最终的力量,一定来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这才是我们内在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