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风景,让老师成为背景。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干巴巴的知识,应该给学生铺就一条好路,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放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去掉农村孩子的标签,能和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凉水井中学张主任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们究竟要教给孩子们什么?仅仅是知识?是成绩吗?不是!还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能力。
我们看到两位小讲师能够自信大方地在镜头前为4600多名老师分享,其实就看到了凉水井中学的课改实践成功果实。如何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想借鉴他们学校的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一、真正的放手是把问题交给孩子们处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穷大的,就待老师去诱导、去挖掘。
二、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和尊重孩子们,哪怕失败,我们可以重头再来!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孩子充分的展示平台。如“自学提示、交流展示、品读评价、拓展延伸”等环节,我都很注重孩子自身的展示。
四、下大力气培养小助手。孩子们喜欢并很积极地去思考,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学习的小主人了。小组建设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又加强了合作意识。
如何理解课堂中的“乱而有序”?
我觉得把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表达等能力培养好,把组内的评价规则制定好,长期训练下来,小组内成员各司其职,每个小组就如老师所说的“动车组”——动力十足,带动班级学生学习的劲头浓。
有时我们总在低估孩子们的能力,总觉得他们不能很好胜任眼前工作,所以老师事事亲力亲为,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下学期我也着手培养几位小助手,从班级管理到课堂学习,我们教师带头给孩子们做示范,教给孩子们如何做,怎么做到更好。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地坚持,培养半天看不到成效就半途而废了,听了今天的课后,我也想到一定要很好地坚持。坚持下来,我想总会看到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