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三堂课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下课铃响起,讲台上的老师放下粉笔,将课本收拢在一起,道了一声“下课”,待学生们起立说完“老师再见”后,便带着疲倦出了教室。
大部分学生收拾好课桌上的书本后,都走了;教室中还剩下十来个人,其中一半是值日生,一半是留下来跟张羡鱼谈话的。
扫把在地上爬行,激起一阵灰尘,李光沫等人来到走廊上等待。不一会儿,张羡鱼拎着包过来了,她不咸不淡地说了句:“跟我过来。”
几个少年少女,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在班主任身后,往办公室走;他们在门边彳亍着,那道狭窄的门框,像一头吃人的巨兽,令他们畏惧不已。
张羡鱼似有些不耐,语气重了几分。几个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肯当出头鸟;李光沫不得不先进了办公室,倒不是为众人做贡献,而是办公室里的张羡鱼喊了他的名字。
李光沫心头略显慌张,看向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的脸上除了不安,还有几分幸灾乐祸的表情。
张羡鱼又喊了一声,这声音就像催命符,狠狠地敲在李光沫的脑袋中;他压下心悸,将衣角抹平,随即迈进了办公室的门槛。
五分钟后,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李光沫拉开门,走了出来;他松了一口气,这个劫总算过去了。
这次谈话的内容与上次相同,无非是“反省、努力、带头作用”等惯用的词汇。老实说,听了多次,李光沫耳朵都起茧子了。
浑身轻松的李光沫来到楼下。水池边站着一个少年,正聚精会神地看水池里的鱼在水草间嬉戏。这少年正是李光沫的小伙伴兼同班同学——王顺。
换在以往,李光沫准会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吓王顺一跳,但这次却没有,因为王顺手里抱着碗筷,倘若被吓到,把不住碗筷,俩人就没了吃饭的家伙。
“顺子,走吧。”李光沫边走边说。
“安?哦。你这么快就出来了?被骂了吧?”王顺转过来,愣了几秒,接着将一副碗筷递给李光沫。
李光沫沉默地接过自己的碗筷,与小伙伴并肩而行,绕过教学楼,往食堂去了。隔着一百来米远,就看到食堂前的水泥地上蹲着许多人;食堂大门处不时有学生进进出出,略显拥挤。
放学没多久,正值用餐高峰期。两个少年吊在长队后头,如踩蚂蚁一般往前挪,约十分钟后,终于打到了尚有余温的饭菜。
俩人捧着白瓷碗,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蹲下边吃边聊,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张宇打了个招呼,从他们身边经过,准备去清洗碗筷。
阳光铺在操场上,篮球架的玻璃反射耀眼的光芒;光晒不到的地方,几只昆虫伏在草丛中鸣叫;挂在旗杆上的鲜艳的红旗迎着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