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会议,大家感受最多的是什么?领导说,我们听;开半天会感觉没说啥;总是超时,一开就没完没了......当然,会议有不同类型,有信息传达的会议,有研讨型的会议等等。不管什么类型的会议,其实,做到以下几点,会议是可以更有效的:
一、会议前充分准备:
1、会议主题。主题需明确,不要讨论很宽泛模糊的主题,否则会议可能会很低效或没有成果。
2、会议目标。通过此次会议,明确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和目标,这样才能在会议过程中聚焦目标来开展,而不至于开成“摆龙门阵”的茶话会。
3、参会人员。参会人员一定是与此次会议相关的人员,至于上级领导要不要参加或列席,可以视会议主题而定,并不是每次会议上级领导都要参加的。
4、行政准备。发会议通知,准备开会需要的设施设备、工具等,如话筒、投影设备、PPT讲解稿、白板&笔,等等,会议不同,准备的工具视情况而定,会议准备的人需要想周全一些,不要出现会议过程中准备不充分断线或卡壳,这是开会过程中领导最忌讳的。
5、确定会议主持人、会议记录人。这两个角色对于有效的会议很重要,会议的顺利进行,需要会议主持人整体的流程的把控。会议要留下痕迹,需要会议记录人的记录整理,并分享给参会人,以此作为会议的结果和后续工作开展的依据。
二、会议过程注意点:
1、注意会议的时间,开会需要讲效率, 千万不要经常开成“加时赛”。所以整个会议过程需要聚焦主题展开,不要偏题,这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会议主持人紧紧把握会议主题,带好会议节奏,确保会议时间,毕竟,如果会议总是超时,参会人的心理多少还是会有意见的。
2、会议根据类型,除了纯信息传达的会议之外,注意不要开成一言堂了,就某个领导从头到尾都是绝对主角,整个会议感觉没其他人什么事,通篇高谈阔论,这样就成了“我说你听”的形式了,会议的质量大打折扣。有效的会议是需要大家都能参与其中并一起产生贡献的。
3、会议的焦点放在贡献上,会议要有产出和成果,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议,成果可以是成功传达了系列信息,并确保参会人全部知晓,也可以是达成了某项决议,还可能是通过讨论,参会人收获了启发,打开了思路,等等,这些都是会议的贡献。
4、如果是研讨会,发言的顺序需要讲究。一般会议可能都是领导先来讲一通,在座的下属都听着,听完之后,问大家有没有想说的,这时大概率没有几个人会愿意表达了,此时下属的心里一定在想领导都已经说了,我们没什么好说的,听领导的就可以。所以,如果是研讨会,需要充分让大家表达和分享,就需要调整发言顺序,需要倒着来,一般先职位较低,或者新进的人先发言,依次向上的顺序,最后是最高领导发言。这样的讨论就会很充分,各层级都能表达各自不一样的想法和见解。
三、会议开完不代表终结:
1、会议纪要很重要。每次会议,需要有会议纪要,这既是对会议记录的整理,也是后续行动的依据,会议纪要整理之后,通常需要发给参会人员,便于信息同频。
2、会议达成的决议或共识,需要以行动计划的形式转换出来,便于指引接下来的行动,并以此为追踪的依据,甚至会议过程中还有责任人、截止时间等共识,都需要清晰呈现出来,这样后续的行动就非常明确。
如何,这样下来,一场会议是不是会更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