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作者是马克思·范梅南和李树英。这是一本教育哲学类书籍,以现象学视角探讨教育中的 “情调”。这本书是32开本,小小的,薄薄的,内容以“案例 + 哲学思考” 的方式展开,捧在手中读起来毫无压力。
今天读第一部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笔记摘抄
1.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
2. 学校管理人员不是经理,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他们首先应该是教育者。
3. 一位机智的教育管理人员知道什么该说而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提而什么不该提。
4.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
5. “敏感性”是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
6. 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教育学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出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我们很难说这里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规定或一般性的原则。
7. 阅读有关教育的著作虽然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知识,但是那些知识是外在的,它并不能使我们在与年轻人的日常相处中变得更善于思考或更富有机智。
8. 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就是在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
9. 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他们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
10.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当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它就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11.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它是一种记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
12. 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有了丰厚的思想基础,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敏感性和机智才会不断地提高。
二、阅读心得
读到“敏感性”这个词,我很自然地想到自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我敏感环境的味道、声音以及人的情绪变化,尽管也曾经为此困扰,但我知道敏感也是一种天赋,尤其是作为教育者。
尽管我天性敏感,但并不意味着我时刻都存有教育的敏感性,更不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我仍然“需要有针对性的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尽管这句话很简单,每个人都懂得。但是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养育自己孩子之后。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我买了很多的书籍和课程,当我把那些专家总结出来的规律和技巧时,我发现很多在我的孩子上并不适用。开始我很沮丧,我不断地寻找问题,到底是我用错了,还是孩子错了。在无数次的失落中,我逐渐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不能用一种规律去概括所有孩子的成长轨迹。我开始去察觉我的孩子的独特性。除了这种外貌上的独特性之外,他还有很多的独特。
他的性格是独特的。他不像大部分男孩喜欢动,他喜欢安静,喜欢做安静的事情,比如搭积木、画画、做手工、看书、听故事。他不像很多孩子一样喜欢玩水,他只在洗澡的时候或者去海边的时候才玩水。
他的口味是独特的。他不像很多人一样喜欢喝果汁或者大鱼大肉,他不喝果汁饮料,口味清淡,饮食节制,再喜欢的东西也都是吃饱即止。
他还有很多独特的一面,意识到他的独特,尊重这种独特,让我的养育焦虑淡化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