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教书育人》 李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我们应当在历史的长汲取智慧,为当代所用。
1、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感兴趣,他才想学,教学才有用。单靠行政命令、靠考试,不足以打动学生;施惠于民,能够打动学生,但不能教化学生;要提高觉悟,才是根本。
2、填鸭式教学和无导向性教学都是不可取的。启发式教学是最有用的。既有叙述,也有探究,叙述和探究达成统一。
3、只要学生在学习、在努力、在进步,哪怕现在走得慢点我们也不要焦虑,我们要相信孩子,早晚有一天他的人生能绽放光彩。
4、教育方法: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一刀切就是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所以我们应该适应学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
社会上无时无刻不考场,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都要有,所以知识要全面、能力心态也要全面。
不凌节而施,不揠苗助长。不要超前教育,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前面讲过,人的成长影响因素,自己就占比50%。
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制)则和,强(严格)而弗抑则易,开(过程)而弗达(结果)则思。
6、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教育的境界)
老师要懂得学情的不同和学生的差异性,其次要具备博学的知识,要懂得行之有效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