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本叫《炎症》的书吗?如果不是听樊登讲书,我真不知道。
美国一位肠道病学专家希尔帕.拉维拉助写了这样一本叫《炎症》的书,她把复杂的医学知识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发炎,对于炎症都并不陌生,甚至说都不太害怕,觉得发炎了不要紧。可是,当你听了樊登和金铂医生一起讲的《炎症》后,学到了很多,炎症跟我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当中控制好炎症问题,对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大有裨益。
书里还有好多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在上一篇短文中讲到,炎症就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对威胁的一种防御反应。这种威胁一方面是来源于外界,比如说细菌、病毒,另一方面可能来源于我们的体内,比如一些老化的细胞、代谢的产物,都有可能引发炎症。
作者在书中提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公元25年的时候,罗马的医生就发现,当我们身体受到一些伤害或患有疾病时,会有四个很典型的表现,就是红、肿、热、痛。比如我这里长了痘痘,局部就会变红,这是因为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了。肿是因为大量的液体渗出,局部温度增高。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红、肿、热、痛。在那个时代,西方医学对此的主流认知还是体液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人是由四种体液构成的,分别是红色血液、白色黏液、黄色胆汁和黑色胆汁,而人们的疾病就是源于这些体液的不平衡。当时为了控制这些症状,使用的是很残忍的放血疗法。
1845年,德国出现了一位非常伟大的医生鲁道夫·菲尔绍。当时已经发明了显微镜,能够放大到270倍。菲尔绍借助显微镜去观察炎性的组织,他惊讶地发现,原来炎症并不是体液的问题,而是身体的微观层面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比如说,局部发红,就是因为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肿是因为有大量的液体渗出;然后由于局部肿胀,末梢神经受到刺激,所以引发了疼痛。还有,就是“功能丧失”。他发现,有很多细胞会聚集在这个区域,但当时并不知道这些细胞是什么。
大概30年后,有一位好奇心十足的俄国动物学家,他非常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动物。有一次他去度假,在海边找到了海星的幼虫,他把幼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显微镜下,这个海星幼虫就像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体内的很多活动都能被看到。然后他又拿一些染料滴在海星幼虫的身上,惊讶地发现幼虫体内的一些细胞会吞噬这些染料。他觉得很奇怪,这是消化机制吗?但是为什么细胞要吃掉这些染料呢?他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生物体对外界物质入侵的一种反应呢?于是他又开始进一步做实验。他先找了一些玫瑰花的刺,刺入海星体内,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大量的细胞聚集包围这些刺。
然后他又找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做实验,包括羊奶,甚至连人血都用上了。他发现一旦外界的东西进入海星体内,就会引起大量细胞的聚集。他意识到,这种反应可能不是简单的消化机制,而是生物体微观层面的有组织的战争。
这就是当时炎症被发现的过程。
总体来讲,炎症的出现是我们自体保护的过程。比如,一些病人需要降低自体免疫力,医生给他打一些激素,他的抵抗力降低,炎性反应下降,但他的身体也会遇到相应的侵害。
炎症是我们每个人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聚集过来包绕这些玫瑰花刺的主要是白细胞,其中最重要的叫作巨噬细胞。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破溃、有细菌进入的时候,大量的巨噬细胞会围攻过来,血流速度增快,把大量的细胞运到身体需要的地方,时间长了,这个伤口感染后就会出现化脓的情况。脓是什么?就是白细胞的尸体。这就是炎症发生的过程。
炎症并不是只带来好处,巨噬细胞负责打扫战场,由此带来的副反应可能会损害人的身体局部。如果炎症的战争发生在皮肤上,长了颗痘痘,就是疼两天;发生在关节上,就是行动困难。但如果发生在重要的脏器上就麻烦了,比如说发生在肺里面,就会有大量的炎性液体渗出,这时肺泡里就不仅仅是空气了,这种病症白肺,肺部功能受损了。而且炎症退去以后,由于之前的炎症反应,肺泡细胞的弹性会丧失,肺会出现纤维化,正常的换气及代谢等功能也会受到严重损伤。
如果炎症发生在心脏里就更麻烦,比如心肌炎。因为炎症有一个特征叫作功能丧失,那如果心脏功能丧失了,就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