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罗素说过:“这个世界最荒唐的地方,就是蠢货和疯子都自信满满,而智者经常自我怀疑”。所以说,互联网使聪明的人更聪明,愚蠢的人更愚蠢。
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你想要看到什么,看清什么、其实都是取决于你内心的见识和格局;自我的判断非常重要,个人的免疫力更重要。 当然在我们成长的初期,大部分人的见识和格局都比较低,没什么认知,尤其是面对出现的新兴事物,更多是不屑、恐惧或逃避;可能源于学生思维中的寻求安全感、舒适区,而不是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
就如我之前写的文章说的那样,商业是实战的,而不是理论的;商业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即使人性很多保持不变,但人的形态却在不断进化。我们要看些什么、学些什么、做些什么甚至简单的吃些什么、穿些什么、玩些什么;越来越没有统一化、标准化,而是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那么我们每个人要如何判断,做何选择呢?
为人处世,聪明还是愚蠢,有时候在于没有认知格局而在盲目行动,有时候却思考过多自我怀疑踌躇不前,真是不好抉择。很多时候我们都做过愚蠢的人,干过愚蠢的事,无论年少还是年老,无论是否后悔;比如说爆发脾气伤害了身边人,一言不合就裸辞、毫无节制地冲动消费、当了多年股市的韭菜、吃各种保健品、掉进高利息的理财产品的坑。经过这么多年,回头一看,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似乎没有不愚蠢的;不是掉进这个坑,就是跳进了那个坑,即使自诩社会经验老练的聪明人,前面总有各种各样的坑在等着我们,防不胜防。就像那句话说的好,骗子太多了,好人都不够用了。
人在一步步前行,即使能跨越许多门槛和行业,也跨越不了许多生命周期和人生坎坷;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要自我认清当下的自己。有时候慢下来是必须的,有所学习,有所思考,有所行动。有时候又要敢于去改变和突破自我,自我怀疑总要去投入到实践中去验证,而不是天天臆想。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迭代,让我们接触到了超乎想象的更多内容,也迷失了双眼,甚至迷茫了心灵。还是在于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力、免疫力,在于自己的底层逻辑,以及初心不忘;毕竟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偏了,也被骗了。
现在的世界,内容和形式总是千变万化,但底层逻辑和思维框架总有规律可循,要么熟读传统经典提升认知并加以转化,要么多去实践增加经验而加以验证。我们不可避免当过愚蠢的人,但人总是要吃一堑长一智,总是要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能一直愚蠢到底,甚至越来越蠢,对不对?
多读书,明事理;多实践,长见识;多积淀,知进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