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威仔交了300元份子钱给前同事,这可是他成年后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交份子钱,以后工作调动很可能收不回来了。
今天一定要两个人去,把300块钱吃回本!
于是我冒充他女朋友,两人大摇大摆的进了酒店。一进去就让我们两个社牛有一些尴尬,虽然是便饭,但新郎穿的真的也太随便了,一件polo衫就出来了,那大开大合的领口真的不似新郎….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便饭只有一桌,在一个包间内。
我的天啊!!有谁的婚礼,便饭能只有一桌啊!十一个人头数的清清楚楚。
我和朋友是席上最年轻的,其他人除了新郎新娘,平均在28岁左右的样子,乍一看都是女士,后来两位年纪更大的大叔落座后才发现原来刚开始他们坐在沙发上谈论国家大事、挥斥方遒。
他们那个熟稔劲,让人以为他们是旧识。后来席上听他们谈话,才知道今天刚认识……
我们等了二十来分钟,才开始上菜,途中新郎给了我朋友一个伴手礼,看起来是一个挺精致的红色盒子。
这二十分钟非常尴尬,我专心致志的磕瓜子,仿佛这辈子没磕过瓜子一样。朋友想玩手机,我说:别玩!你看大家,都没玩!
于是我们一起专心致志的磕瓜子,仿佛这辈子没磕过瓜子一样。
菜终于上了,新郎新娘招呼大家:随便吃随便吃啊!
我和朋友都来不及回话,那可不,当然要随便吃,今天可是奔着吃回本来的!
刚开始吃,两个中年男人中说话没有停的那位就开始给新郎新娘敬酒:新婚快乐啊!
正当我们其余的人在思考要不要跟着敬酒时,大叔直接站了起来,杯子举到了新郎新郎面前。
这下我们不用思考了,直接条件反射一圈人都站了起来。
大叔还是懂酒桌文化的,只是也太懂了,十分钟上菜,我们集体跟着他起立敬酒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朋友酒杯空了(没错,鸡尾酒杯装可乐),大家都举杯相庆的时候,他忙着给自己空了的杯子加可乐……
菜上的还比较符合大家的口味:手撕鸡、北京烤鸭、排骨、牛肉、鲈鱼……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朋友感慨,武汉的酒席和家乡的还是不一样啊!
我说咋不一样了。
他说,家乡的酒席,每盘菜一上就被抢光了…..大家都外带。
我疯狂点头。
朋友除了新郎,谁都不认识,但和新郎坐的又远,我更是只认识朋友。于是我们在这个新婚喜宴上自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磁场,全场嗨聊。
年长的中年大叔说话就没停过,我津津有味的卷北京烤鸭的时候,还是被他有一句话吸引了:我儿子今年考的还可以。
我&朋友内心OS:So?
中年大叔:高考考了689分,考北大应该没问题。
我&朋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举起了高脚杯,和其他同被最高学府的名字震慑的出席者敬了一杯酒…….
当时我就在想,啊,原来我讨厌的不是装X的人,我讨厌的是没什么X非要硬装的人。这种硬X说出来,大家真的本能的用小手举起了一杯敬意的酒。
我跟朋友一起感慨:哎,能理解能理解,要是自己孩子也考上北大,我也逢人就说!
然后这个局的画风就变得奇怪了起来,中年大叔左边的大叔狗腿之态更明显,怎么培养的啊?从小补习了吗?上的什么中学&初中啊?
右边的女士说,呀中考现在可重要了,考得不好大专都上不了!
新娘见缝插针,终于找准时机插了一句话,内容是介绍三位人士:中年大叔,狗腿大叔,搭话的右边女士。
“(中年大叔)这位是我们xx医院的院长,(狗腿大叔)这位是xx主任,(右边女士)这是我们的xx医生……”
朋友悄悄跟我说,哎,感觉这个局开始卷起来了。
我说是啊,不当个医生感觉都不配在这里吃饭了。
但是十分钟过去后,我的观感明显变了。
中年大叔还在聊自己的儿子!
我开始小声吐槽了,别人婚礼诶,他怎么能一直聊自己儿子啊?太喧宾夺主了吧,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是参加升学宴呢!
朋友直接被我的升学宴论整笑了,也一起暗戳戳小声吐槽这位院长。
他说,我感觉人这一生不要追求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要把自己过的圆满。
我:他都院长了,还不圆满??
时代还是变了,我们年轻人可不吃你老一辈的吹牛,在别人的大喜之日大谈特谈自己儿子,这就是没眼色、不礼貌。
没礼貌和没眼色不会因为你是院长、你儿子是北大就改变旁人观感。
我们一顿吐槽两个中年男,院长吹牛的时候,狗腿男非常配合的接话,更加助长了吹牛的兴致,直接让更多高谈阔论入了大家的耳。
“要不是因为今年疫情不好,我们医院还是很赚钱的。”院长说。
“您之前在哪个医院啊?”狗腿男适时递话。
咱就是说啊,一个人吹牛皮,给他捧场&接话的人也难辞其咎。
但很快这场吹牛的听众就只有狗腿男了,他们热切的聊到了文化自信、taiwan 局势……
朋友说,这顿饭幸好有这两中年男人强势输出,这样大家才不尴尬……
的确,一个大家彼此不认识的场子,一直有声音,就会让人放松下来。
朋友目的非常明确:吃回本。
排骨上了,他朝我递了一个“吃不吃”的眼神,我回了一个“当然”的努嘴。
鲈鱼上了的时候,他说,快吃这个,这个没刺!
牛蛙上了的时候,朋友说,快,多吃点这个,这个贵!
我们赶贵的吃,一定要吃回本!
于是我也善解人意的给他夹了块甲鱼,说,这个贵,快吃!
他苦兮兮的说:我不喜欢吃甲鱼….
我说,甲鱼怎么能不喜欢吃呢?
然后我吃了一口,呸,苦的。
可乐过三巡,我和朋友都吃的有些饱了,他说:
“这一顿吃的还可以,差不多回本了。XX(我名字),你要记住,这一顿我请你吃了150,你要记住这份恩情。
我一下子差点没噎住:
“噢?你的300已经花了,今天要是你一个人来吃,你只回本150,加我一起吃,你才能又回本150。我帮你节省150的恩情,你要记住。”
吹牛皮的又上升到了开眼看世界的层面,右边的姐妹在互相讲私房话:“你和那个男生有可能吗”;左边的姐妹在八卦新郎新娘的爱情故事,新郎说,我们的恋爱纪念日特别好记,3月14号,就是前面差个1(好会啊!)。
觥筹交错之际,私房话和牛皮乱飞,只有我和我朋友,在席上一本正经的讨论——“谁应该记住谁的恩情”。
因为是假装的女朋友的身份蹭饭,我突然有感而发,跟朋友说:诶,我俩这,别人看起来得像热恋吧,一直在逼逼叨叨没听过。要是谈久了,我俩肯定各自玩手机了。
看吧,朋友比恋人保鲜期长多了(如果经营得当)。
但新娘真的好可爱呀,走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祝这对新人99。
这件事情的结尾很有意思,我们一离开饭店,朋友就准备拆开伴手礼看看里面有没有烟。
我说等会,现在别拆,人家万一在后面看到了不好!
于是我们再走得远一点,拆开一看,好家伙,“六周年拉菲草”婚礼版:
一瓶旺仔牛奶、两袋饼干、一盒巧克力(天太热化了)、一些糖果、一条红毛巾(卷成小熊形状)、一个玻璃杯。
唯一只有那个杯子他看上了(可能因为也只有这个杯子),然后他丢了盒子,糖给我们吃了,留下了杯子和毛巾。
分道扬镳的时候,我把装在我书包里的毛巾和杯子都带回来了……于是朋友留作元仔当水杯。
总结朋友的今日:参加了升学宴,得到过一个杯子,然后永远的失去了它。
关于谁欠了谁恩情的争论,还在继续着…….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