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完了第三模块的《教学教法》,收获颇多!很感激陈蕾老师的优秀讲解和麻吉星团队的规划督促,为我指明了把理想落实为现实的方向。
从教第三年,我一直把学生当做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天想着怎么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45分钟的课堂,大多数情况下是我讲述40分以上,我自认为备课知识点很全,讲解也尽量到位,但这是我的自作多情。因为学生会走神,会无聊,会分层——基础扎实、专注度强的学生能较多吸收,而稍微弱的学生因我的教学决策游离在课堂之外。而为了弥补这些学生,我又用很多的课堂时间来重复基础知识,这很大程度上对优生是浪费。
如何改善这个问题呢?智慧教室给了我希望!“差异化教学”“TBL团队合作学习”“游戏式小组合作学生”让我看到了学生可以从“嗷嗷待哺”向“努力干饭”的转变。我的备课内容不应该求全,不应该只针对班级部分学生,而应该通过这些方式,让绝大部分学生感受到,“这堂课有点意思啊,是我可以收获知识、表达观点的课堂。
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努力往“以生定教”靠近,不追求自我感动,让孩子们认兴趣为师,而我是引路人、辅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