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将自宾,是长期主义者的复利效应
略略总结一下前面三十章的内容,老子无非是反复在用朴素的辩证法,向我们推导四个道理:
一,要道法自然。“复归其根”,一切遵循天道,自然而然,像“人畜无害”的婴儿一样,保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心态。
二,要与世无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像“小透明”一样的存在,形成“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局面。
三,要无为而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去奢、去甚、去泰,以“认知降维”的方式,实现“以腹不以目”的目的。
四,要临在当下。对待外面的世界,傫傫、沌沌、昏昏、闷闷,以“傻子才幸福”的心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那么,人这样活着还有意思吗?还有成就感吗?老子说:有。
其实,仔细想一想,老子的这四个道理,归结下来正是佛禅学讲的“平常心是道”、成功学讲的“做时间的朋友”,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懂得顶层设计的“长期主义者”,而最后所拥有的那份成就感正是“长期主义者的复利”,也就是老子在这一章给出的答案:“万物将自宾”。
现代人信奉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有句名言:“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然后,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所有非凡的事业,正是源于朴实、枯燥工作的长期积累与沉淀。”
而这句话,几乎是老子本章开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的白话翻译。
“无名”、“朴”、“小”,这正是长期主义者在坚持长期主义之路上的目标要素。那些让人惊奇的、非凡的“天下不敢臣”的伟大,实际上都是极为普通的“平常心”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除了聚焦于当下的“无名”、“朴”、“小”这三大目标要素之外,长期主义者最难能可贵或者说最关键的行动规则是,一个“守”字:
守得住“无名”的孤独,不生浮躁;守得住“朴”的平实,不怕诱惑;守得住“小”的缓慢,不求速成。
但,“若能守之”,假以时日必然“万物将自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惊险一跃,收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繁盛与灿烂。
而从此,也好像豁然开朗一样,“天地相合,以降雨露”,一切都顺风顺水、水到渠成,进入到万物自然生长的良性循环之中。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复利效应叠加之后,爆发出来的巨额红利。
那么,自然而然就“始制有名”,从“无名”开始走向功成“有名”。这时候,一个优秀的长期主义者必须具备的第三个素质,也是他们在坚持长期主义过程中练就的价值观念——敬畏常识和规律,必然紧随其后,时刻提醒自己:要懂得物极必反,要懂得适可而止。
并因此而自觉地进入一个全新的循环,所谓“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就好像一条条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江河湖海一样,源源不断,奔流不息。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本身也就像是一份需要“长期主义”的经营,也需要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所以,道法自然、与世无争、无为而为、临在当下的终极答案是: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