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能行得更远
年初,因为参加了一次征文比赛,专题的编委抬爱,让我有幸加入到优秀作者群里,于是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昨天(1月12日)晚上,群里邀请了王智君老师来讲课,短短的一个小时,他言语我感受到了他对写作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并鞭策着我更加努力,在写作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王老师只有小学文化(第一文凭),从18岁就开始写作,写了三十多年,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首先,要不忘初心。
王老师从小,就想找一个人生的突破,虽然曾经想干过木匠,但阴差阳错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坚信写作能让他改变贫寒的生活。他那时候基本放弃了农活,就埋头写作,家里的地都荒了,父母也在责骂他,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从18岁写到20岁,整整2年,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家里写的稿子堆了几袋子,他没有看到光明,但从未放弃。王老师说:“这样坚持了2年,没有任何发展,可能有的人就会放弃梦想了,但我没有。”听到这话时,我的内心不断颤抖,仿佛找到了一盏指引的明灯。
我曾经也有过写作的梦想,但是走着走着,心浮躁了,梦想就丢了。我大概在2001年参加工作,期间偶尔有写一些文书,一直写到2011年——这10年,我几乎没写什么作品,只是应付的写一些公文罢了。2012年到2017年,这5年,我更是放弃了写作,一件作品也没有了。忘记了初心,写作自然就停滞不前了。想起这浪费的15年,我真是感觉到心痛,痛彻心扉啊!
其次,要沉得住气
王老师写作2年,压根没有发表文章,这在我看来,已经算很能沉得住气了。笔耕两年,没有任任何作品见报,谁能忍得住?
许多人刚写了文章,就巴不得赶紧把作品发表,然后变现,仿佛自己的作品就会大卖似的。一旦没有收入,就会感叹没有知音,无人慧眼识英才,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
其实,王老师一开始写,并没有想要写到怎样的高度,只是凭着热爱、沉下心去写就是了。我们的写作就象老酒一样,越久越醇,越久越香。
最后,要体验生活
昨晚的互动环节,有群友问道,如果写不出来,觉得没什么可写,要怎么办?王老师回答是要写生活上的事,写自己熟悉的事,写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就如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候,为了写矿工的生活,他自己去矿上体验了三个月,最后终于把矿工生活写得有血有肉,让人如临现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深入的、全面的、用心的生活体会,很难写出接地气的文章。
当然,有时候也很难什么都自己去体验,就好比你要写一个清朝时期的小说,你总不能穿越回去吧?所以,此时的学习就显得犹为重要,只要学习,就能让你想写的内容,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昨晚听了讲座以后,我真的是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一个幕布在徐徐打开,而我,将要上场描绘生活未来的景色。
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但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把初心找了回来。是的,昨晚的那堂课,就让我把初心找回来了。我已经无需励志的话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将借助王老师讲话的力量,为自己插上翅膀,争取在写作的道路上,实现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