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这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里,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立春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往今来,有关立春的诗句有很多,如“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等,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立春的风俗丰富多彩,各地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在中国北方,人们喜欢吃春饼,寓意着咬春;在南方,则有吃春卷的习俗,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此外,还有打春、躲春、春社、探春、踏春等风俗。
立春这天,人们将泥塑或纸糊的春牛用杖击碎,象征春耕开始。春牛被打碎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也叫“抢春”。据说抢得牛头土,大吉大利;抢得牛身土,养蚕兴旺;抢得牛角上的土,庄稼丰收。人们通过这种热闹的习俗互相提醒,春天已到,农忙开启,也祈愿新一年五谷丰登。
古人在立春当天还要“挂春幡”,春幡又叫“春胜”“幡胜”,是用绢、纸、布制成的小旗,立春日可以直接挂在户外,也有些地方将小春幡戴在女子头上。春幡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剪成燕子、柳树、鲜花、鸟、蝴蝶等等。微风拂过,春幡飘动,象征着五彩斑斓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在《立春》中写到了“咬春”的情景。庆祝春天的到来,美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古人把在立春这天吃美食叫做“咬春”,最早的“咬春”是指春盘。在古代,立春日人们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己吃,各朝各代春盘摆的食物不尽相同,但都有迎新之意。渐渐地,人们直接把菜品包在饼里,春饼就诞生了。现在北方人“咬春”多是吃春饼,人们将面烙或蒸制成薄饼,再将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合菜,用饼卷着吃。老北京最讲究春饼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俗语叫“有头有尾”。南方人立春喜欢吃春卷,它可以视作春饼的进阶版。同样是面皮包上馅料,春卷的口味选择更丰富,既有豆沙、花生等甜口的,也有白菜肉、海鲜等咸口的,包好后经煎、炸而成,咬一口,酥脆鲜香。除了春饼、春卷,白萝卜也是古时候“咬春”的流行食品。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咬萝卜可以说是最物美价廉的迎春仪式了。
在这个立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气息,迎接新的一年。愿春天的温暖和希望永远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