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有言:古人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人类需要敬畏天地自然,需要将自己的意愿、欲望和需求与当下的现实环境、自身的能力和自己愿意付出的代价较好的匹配起来,取得动态平衡。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人类才有可能心安理得的食髓知味。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这需要人类回归人文精神创始的初心,回到“人何以为人”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共识。所以,人类需要首先回归纯朴的精神,回归人类的本心,能够分得清“人之所以为人”以“尽人之性”而收敛和控制“兽性”,还需要反复强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形成“以人为本”的基本共识,然后才有可能以现实之眼光和浪漫之理想来展望未来,并且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终始循环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的礼法社会,直到发现“真善美”,才有可能通过“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的反复实践过程成长为一个“大人”。
在此之前,执中是取得相对的稳定平衡状态的较好方法。执中,不过不及,尽可能达到致和的生存状态,是人类个体在生存和生活策略与执行过程中,尽快形成动态的稳定平衡状态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