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1 星期日 多云
三年多前,楼下开了一家早餐面馆,每天早上上班从店前经过,瞥见里面冒着白汽的操作间,想着什么时间也来光顾一回。这不,一天晚上突然看到面馆的招牌上写着“刀削面”,不禁想起之前“光顾一事”,于是决定第二天来店里过个早。
第二天一早,一出楼道口,便直奔目标而来。我用目光巡视了一下面馆里的动静,只见里面只有两个顾客,冷清的样子让我很是怀疑这家店能否开得长久。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没有发现所谓的“刀削面”,于是只好扫兴地向着前面一家熟悉的早餐店而去。
不远处,摆在店外的操作台边此时已经围了一圈人。老板娘是一个娇小的二十几岁的年轻妈妈,每次看到有人上前,她都会热情地喊这些过早的人哥啊姐啊,弟啊妹啊,叔啊娘啊,然后很是有耐心地问人家要吃什么,要不辣的,放不放香菜。第一次听到她喊我“姐”的时候,我着实吓了一跳,感觉很不习惯。但我发现,她似乎人缘很好,每次来这儿人气都很旺。这里的价格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实惠的,更重要的是哪怕一碗素粉素面里头都有不少的配菜,比如海带丝、酸萝卜条、炒藕丝、熟黄豆、豇豆丁、小白菜、香菜,另有很小勺的炸酱肉末。我不禁想用“有舍有得”来夸赞一下她的生意经。
正在排队等待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点了个牛肉粉,可此时老板娘正在调制凉拌面,一个个动作一丝不苟,显得毫不忙乱。在一旁协助的助手便默契地泡起汤粉来,当她正准备往碗里放牛肉的时候,老板娘眼尖地朝我一抬头,对助手说了一句:“这位姐先来。”助手连忙为我的炸酱粉忙碌起来。其实对此我倒并不怎么介意,因为平时对发生插队的事已经免疫了,没想到她却认真地记着每个顾客的先来后到。仔细想想,好像每次都如此,大家对此也欣然接受了。这就是规则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很多时候,规则的执行确实需要环境的支撑。比如,买票的时候,就餐的时候,购物付款的时候……如果有人插队,无视排队的规则,必定会引起其他遵守规则的人的心理不平衡,便会使得原本遵守规则的一部分人变得不守规则,使得这一规则形同虚设,起不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反而会助长一些投机分子的霸王气焰。那么,文明的社会秩序必将受到阻碍。反之,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环境下,即使有人想不守规则,也会被规则所不允许,只得“乖乖就范”。少了矛盾和冲突,不就意味着和谐吗?
想起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天报名的情景就令人头疼,家长们基本上都一窝蜂地在上午九、十点出现,叽叽喳喳,真的吵得人头大。自觉的晓得按序排队,不自觉的硬是往里挤,有人看不下去谴责几句,那人还凶神恶煞,一脸不高兴, 似乎大家都得让着他似的。刚开始见到这样的人,我还耐心解释,请他谅解,不料那人还得寸进尺,竟然批评报名的老师速度太慢。后来,有同事教我一高招——视而不见。果然,见到此类家长,无视之下,独角戏便不了了之。
也有的家长一上前就开始诉苦,说明要插到前面来的理由。我一听,觉得应该给人方便,反正报名又不是什么大事,还苦口婆心地请求其他人给予他方便。现在想来,尽管当时其他家长并没有提出异议,但我想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的吧,毕竟既然已经到学校来报名了,就要做好人多排队的打算,他们应该把这个时间已经计划好了。这样或那样的诸多理由,无非就是某些人投机取巧,试探之举罢了。如果没有我的“开后门”,他们还不是继续“无怨无悔”地排队等待?那么,我的这一举动,岂不是毫无意义?看来,我还是守规则的好。
将心比心,大家都希望处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在我们抱怨社会不良风气的时候,也应该想到当我们作为规则决策者,是否认识到规则的约束性呢?在学校,校规校纪就是规则;在班上,班规班纪就是一种束缚。当老师带头遵照规则执行,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的情况下,老师的话就会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学生也会真正领教到规则的公平性,从而在心中建立起规则意识,并自觉地去维护。想到平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说诸多是由于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执行规则。上的“立场不坚定”造成的。
跟早餐店老板娘学规则,明白了“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这句话中规则的根本性,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利用好,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几年间,附近的好几家早餐店不是关门,就是换人,唯独这一家一开就维持到了现在,我真的不得不佩服这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