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上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拖延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自尊的问题。
1.认识自己
拖延被利用来脱离不舒服的感受。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大都来源于恐惧。了解这些恐惧以及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更自信、踏实——摆脱拖延、大步向前。
拖延与时间——拖延者:“期望式”时间,当期望式时间与客观时间冲突时,就会更加拖延。
拖延的根源——生物根源:身体、大脑和遗传基因;
社会根源: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2.拖延:可恶的话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1)辨识拖延
延后处理和拖延的区别:它是不是会导致烦恼——是否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
“乐观的社会积极分子”——今天虽然拖延了,但以后总会成功。它并不承认自己在拖延。
2)内在后果和外在后果
内在后果:某种内在情绪的折磨:恼怒、后悔、自我谴责、绝望;
外在后果:或大或小:从一比小小的罚款到失去重要的东西(失去工作和婚姻)
3)拖延怪圈
这次早点开始(信心满满)——我得马上开始:开始拖延(担忧)——我不开始有怎么样呢(考虑放弃)——a.应该早点做(后悔);b.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转移注意力);c.无法享受任何事情(心理压抑,不堪重负);d.希望没有任何人发现(逃避)——还有时间(重新振作)——我这个人有毛病(绝望)——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背水一战或逃避和放弃——发誓不再拖延。
4)拖延的根源
a.高压力高要求的社会环境;
b.掩盖自己弱项的心理策略;
c.顽固的个人信念——“拖延者信条”——阻止自己去的进展的一种方式。
相比于忍受对拖延的自责和对自己的自轻和反感,人们更难对待看清真实自我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
3.追求完美——恐惧失败
恐惧失败的人的自我假设: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即一件事情的表现不佳——没有能力——个人很失败,没有价值。担心没有价值,从而拖延,至少在表现不好时有了借口。
从而自我价值感=(拖延)能力≠变现。
拖延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a.认为足够优秀——目标不现实——无法实现——失望——拖延。
b.完美主义者:1).适应型:要求很高,相信自己的表现能符合自己的要求
2).适应不良型:要求很高,对自己不抱希望
c.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对犯错极为在意,很难接受挫折和失望,无法忍受自责后悔的痛苦,拖延用来回避。
1)无法忍受平庸;
2)优秀不用努力;
3)一切都自己来;
4)总有一个正确的方法:直到发现它之前并不行动;
5)无法忍受失去;
6)“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没努力”;
7)要么全部,要么没有。
心态
固定心态: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成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容许任何错误,否则就是没有才干。导致恐惧失败。
成长心态:能力是可以成长的。努力可以更聪明,可以激发能力和潜能,并成就自己。变现并不能反映价值,提升和兴趣才是重点,结果只是背景。
不完美的命运:真实的和想象的后果
所预想和结果或者后果往往被夸大
4.及时追随目标——成功
害怕成功的人:无意识的焦虑(内心的冲突),往往让想做好的事情适得其反
a.文化压力;
b.成功需要付出太多:望而却步;
c.竞争:随便你,无所谓;害怕胜出,拖延来延缓自己的野心;
d.担忧更多的期待;
e.害怕承诺:担心犯错或承诺了不该承诺的事情;
f.担心变成工作狂;
g.成功的是危险的:总会有人受到伤害;
h.“我不配成功”:拖延被用来做坏事的惩罚和一个想象出来的罪行的折磨,例如,“幸存者道歉”;
i.“我命中注定不能成功”,拖延用来为何此认知;
j.“可能我这个人太完美了”:担心遭人嫉妒,希望得到认同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