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羞耻症

                                                                                                                顾红Green

      好友有写日记的习惯,我曾经也有,但我因为得了“过往文字羞耻症”,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扔掉那些记录。直到后来有了朋友圈。

       朋友圈对我来说,是个记录和带搜索功能的工具,同时记忆力又很差,所以那是个回忆某时某日干了什么的最好的系统。否则你问我昨天干了什么,大概率记不全。

       但今天想说的是,关于朋友圈羞耻症的爆发事件。

      让我们翻一翻2012年微信刚启动,朋友圈还是个新鲜事物的时候,芝麻绿豆大的事都要在微博写几笔,随便留下什么,后面都是一大片评论,你来我往,好生热闹,那是个活色生香的自媒体萌芽时代,也是人和人之间,不设心门的时代。现在回想起来,就像电影场景里突然转景到1997年,好友都知道那是我最喜欢的情景时代,BGM响起,夏洛该出场了,天空是金黄色的。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朋友圈,需要分组了,需要设半年-一个月-三天可见了,每次发一段文字或者生活片段还要想一想会不会被领导看到,会不会被不怀好意的人看到背后蛐蛐你的时候,点发表的手指,往往会转移到退出,犹豫三秒,不忍删掉,点了保留,那几秒的心路历程,像刚刚走完了八百米。

       我们大都时候都知道外部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想抵抗来着,但还是往往怕听到那句:越是缺什么,越是炫耀什么,当然也有人反驳:越是你觉得人家炫耀什么,往往是你缺什么。

      但事实是,你管朋友圈有没有人赞,你就记得,有分享欲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就好了。当然也会有人偶尔在我朋友圈站位,按照过去的个性,会立马拉黑删除,现在居然不会了,有种厮杀到底的决心,最后实在不行,喊翠果儿,撕烂她的嘴。为什么?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地盘啊。这么简单的道理。


       嘿嘿,你如果学不会和自己和解,世界怎么可能轻易变得温柔,宇宙从来不讲武德,如果连发朋友圈都让自己感到不舒服,那内心未解决的议题真的太多了,如果连这点洞察都没有,我怎么会是一个丰富的人类呢?微信,微博至今,十几年了,当有人骄傲的说,我才不发朋友圈呢,特别是体制内,确实,家属也经常提醒我不要乱发朋友圈,不要乱给视频号点赞,貌似不发朋友圈,才显得自己神秘深奥、同时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好像不发朋友圈,人类就变得有深度了)的时候,突然觉得世界暗淡了下来。好遗憾啊。我居然觉得我坚持写朋友圈,发微博,从未改变,倒似乎变成了一枚勇士。当然我承认,我朋友圈分组,我摸鱼,插科打诨的事儿怎么可以被领导和我的大客户们知道呢?多不稳重啊。好歹也是个小领导,怎么能被员工知道我偷偷去动物园呢?


        但我真的很喜欢看别人的旅游朋友圈日志,那是另一种旅行。

       可是,什么时候发朋友圈都像年轻的时候见恋人一样,连呼吸都要反复练习了呢?怕文字有错别字,怕照片不够美貌,怕会不会有人过于揣测字里行间,是否有炫耀的成分,怕怕怕,于是,五秒后设为私密,或者直接删除。羞耻感像鸡皮疙瘩一样爬满皮肤,我们开始想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你看,人类生存的本质都已经进化了那么多万年了,我们依然本能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和归属感,羞耻体验仍然使我们觉得,还是遵循社会大众规范比较好。

       怎么可能不羞耻啊,我六个月前画的画真差劲,我怎么有脸发出来的?十年前怎么怼脸没有美颜的照片也敢直接铺出来,赶紧删!怎么收到的礼物和红包全发圈了,太虚荣了,给我删!。。。。删删删!算了,删不完,直接一个月可见吧。甚至连同事的朋友圈一个赞都要小心翼翼的给,怕人家议论和谁关系好,和谁关系远,特别是同一个工作内容的圈,给A点了,会不会漏掉B?索性,都不点,于是那个朋友圈发了一个小时了,重新刷到的时候发现赞数为0,一夜之间,全国的同事们都“成熟”了吗?有一次在另一个平级干部的朋友圈评论了一句:某总真帅!结果三秒后,就有另一个同事截图我,这不是好事者多想又是啥?

       虽然一笑了之,但是上个月,我也三天可见了。

       事实上我们(统称)不需要别人喜欢我们,当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是假的,特别是我这种高敏感种族,但偶尔放下,把关注点完全放在自己的感知时,会猛然发现那种力量感被自己的拳心紧握,也发现情绪反应是可以重塑的,这种习惯可以反复练习。

      当然大多数只是记录生活,不会有脸写立场,朋友圈写“”观点“”,会让人耻笑,最多最多,也就写个影评一二而已。要知道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个短视频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一个企业可以借助“爱国主义情怀”就能牵着全国大部分民众的鼻子走,一个服化道唯美的清宫剧就能让人忽略真正清朝的黑白历史,一个“爽剧”就能让人轻易站到犯罪分子一边,拿出来津津乐道,并称之为“燃”,抓不到抓不到!真的太可怕了。

    不悠着点的话,会有人对你说:你不要给我哇哇叫。啊呸,低自尊难道不是缺乏成功经验的体验吗?少一点“我不行”,多一点“爱谁谁”。

     昔日好友已经转战微博很久了,小红书畅所欲言,唯独朋友圈像封门村一样鬼影子都没有。真的应了那句:陌生人面前我侃侃而谈,熟人面前我畏手畏脚。

    那一天发两条的是什么?权威啊!

    那出门一趟一天七八条的呢?配享庙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