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行动践行研究——用研究视角看待教育问题。
——记徐建华老师的《从经验走向智慧:学思践写》2023.3.31
学:
研究前:文献综述的前提下,将校情、学情的基础上借鉴、嫁接,然后转化。
研究中:阅读中积累。
1、取法乎上。包括综合类杂志,学科类杂志,还有教育经典,以及教育之外的经典(哲学、美学、脑科学)等。
2、从欣赏到批判。阅读的过程经历从欣赏到批判,再到建构的过程。观点认同时,要追求发展创新;观点不认同时,追问:我的观点是什么?我会做的优势什么?以此更好理解内化,这是拥有思考力的开端。推荐《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学会教学》
3、实践寻根。为实践寻找理论的根。在实践中,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实践寻根式阅读,让实践走向科学与理性,为成功找寻理论的支撑,会笃行走得更远。为失败找到理由,在试错中明晰方向。
4、资料索引。为理论依据建一个资料库,索引为作者名、主题(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刊物等。
思:
慢慢成长的研究型思维。思考更深入,实践更科学。
1、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出几个办法,智慧也就会生长出来。每个问题都有一种方法存在,找到最好的方法,我们就会变得智慧起来。
有根据地思考,批判地思考,多元地思考,彻底地思考。思考拥有力量,改变实践的力量。
《做有根的教育》徐建华
2、回到背后。能够从一朵花看到世界,从一粒沙子看到风景,能够从一个教育细节里发现背后隐藏着的价值,回到每个教育行为,思索背后折射的理念。
《现场与背后》贲友林
3、变换角度。思维本来就有多个角度,当我们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拥有了多元的思维和教育的哲学眼光。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我们可能会考虑:换一种方式如何呢?如果采用相反的做法会怎样?如果多做一点呢?如果少做一点呢?不断地变换角度思考,我们就拥有了思维的多元性和广阔性,我们分析问题也会越来全面,我们解决问题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想多更多的办法来。
4、长期思考。思维的深刻性影响研究和写作的深度。长期思考是推进研究走向理性和深刻不可或缺的路径。
5、思维碰撞。一个人智慧总是有限,学会思维碰撞、借智引智、智慧众筹,是思路走向开阔和深刻的有效路径。
一旦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从狭小走向广阔,从浅显走向深刻。长此以往,就会有自己深刻独到的思考,能够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乃至形成自己的思想理性。
践:
把实践的过程变成行动研究的过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问题也不小,点滴小事中练就的行动研究,就汇聚成了自我的教育研究。
教学实践就是我们教师从经验走向智慧的沃土。徐老师分享的自己课堂上因为一个孩子上课画画而引发的一系列研究,形成了一个经典的教育案例给我很大启发。其实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以当成一个研究课题,试着不断追问深究原因,在学习中寻理论之根时,不断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思考深入与开阔的过程,这个过程长养就是教育经验升华的智慧。当我们的日常教学变成这样的行走方式,那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案例故事就会不断发生……
写:
打通实践到理论的最后一公里。从实践研究到表达,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只有通过我们的笔头行走才能缩小。写不是一种简单的记录,而是一种审视、推敲、质疑、批判的过程,其中思考贯穿写的全过程,通过写,可以逼着自己走向思维深处,让自己的表达越来越明白、通彻、清晰,写是思维走向深入的关键环节。
1、通过查阅文献与思考,有准备地写。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写。
教育故事:故事+感悟 思想寓于故事叙述过程之中。
写一个教育事件也好,写一个教育现象也好,或者写一个教育问题,都要考虑这个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这个教育事件折射的是什么,这个教育问题的启示是什么。把这些写出来,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被提升到一个理性层面,我们写的东西、做的研究也就有了价值。
教育思考:记录研究中的思考、提升独到的有价值的观点。
每天的必须安静的时间进行思考,把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即是记录下来或者几十字,或者几百字,写到第十年,十几万字,思考力不断提升,慢慢有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够发出自己个性化的声音。思想与智慧是由自己的觉悟而生,而非等别人给你,思想也是。
教育论文:观点+案例
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案例鲜活、论据有力
教育著作: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3、围绕一个主题,逐步深入地写。
研究什么写什么,围绕一个研究主题持续深入写下去。
4、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地写。
把简单事情坚持下来就是不简单,把经验转化为智慧,就有能力把教育做成一件幸福的事情。
5、用发表的标准,反复打磨写。
实践一:回到背后
对待学生的学习,按部就班的很多工作自然在做着。比如,写字教学。三年级上学期,对于孩子们来说的训练重点是从铅笔到钢笔的过渡,解决的是“零涂抹”的问题。一学期的艰苦卓绝,孩子们收效显著。可是,新的学期在保持的基础上,还有更进一步什么呢?结合班上孩子学情,我思考后把训练重点放在了“提高写字速度”上来,把常规的1+2+3作业挪到了写字时间完成,目的是在课堂上刻意练习保质提速。面对这个问题,不禁想到:一直以来,对于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进阶都没有过类似的思考,只是闷着头做一点是一点,没有从能力进阶的角度去看待“教与学”这件事上。
试着把问题延展出去,回到教学的其他方面,比如教材解读。
回想教材中的很多训练其实都有着这样类似的安排。三上第六单元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重在理解内容,而三下第四单元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重在学习表达,学会方法,为习作实践做引导。唯有理解关键语句,才能实现逻辑上的概括,这是学习的内在梯度。如果忽略了这些,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无知造就的盲目中。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我们不会教。因为忽略了教学内在的梯度进阶,以至于忽略了每个能力点作为学习点对于未来的提升点的关键作用,以至于断层出现的衔接不上问题在现实中无法解决导致的教育困境,追根到底还是对教学本身知之甚少,研究甚浅的原因。
回到三年级第五单元的“大胆想象”这个单元,循着“想象”这个主题试着用余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中的“分类研读”的方法贯穿一到三年级的“想象”。从一年级的“儿童视角看世界”到二上“想象之美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二上的“展开想象”到二下的“想象画面”、“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也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后来二下第八单元的“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读句子,想象画面”的提升与发展。到了三年级的第一单元的“关注新鲜感的句子”中的“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这一目标的落实是建立在一二年级“想象”训练的基础上的。而三上童话单元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实际上是对于以往想象训练的一种整合呈现,在童话这种典型题材中借由想象,感受童话的美好,步入整本书阅读。而到了三下第一单元中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也是三上的“关注新鲜感的词句”的提升,为积累摘抄打下了能力基础。
三下的五单元“大胆想象”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这一单元《宇宙的另一边》中是用宇宙视角打开了孩子们想象世界的界限,以此体悟“大胆想象”的神奇之处。《我变成了一棵树》将想象世界与内心渴望之间搭起了一座桥,让孩子的心灵愿望在想象世界中得以实现,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一种大胆想象的思路。虽然是大胆想象,也想象也有所谓的规则,《一支铅笔的梦想》中就告诉孩子们,想象也要有其合理性,抓住特点合理想象。当然上课时,班上个别孩子想象的失去真善美的童真时,我也加入了“真善美”的道德底线。我在想,每篇课文都有其围绕主题的视角,但在上课过程中解读教材中挖掘的同时,也可以生成、补充,这是教材作为典型文本所发挥的范例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提供的是一种视角,而课堂的生成与补充才是课堂重要的血肉。《尾巴它有一只猫》在我看来,是在语言表达中实现的一种“大胆想象”,其实也是给学生提供“大胆想象”的一种路径。循着新鲜有趣的说法这个思路,孩子们思路也会被打开,犹如《想吃食物的水杯》、《爱告状的橡皮》之类,而这些正是创作想象文章的那个源头活水。如此解读教材,有着整体的系列性,也有着单元的整体性,细细品来,别有深意。以此用上余老师谈到的教材研究的具体方法中“分类研读”、“单元分析”收获颇丰,原来以前只是局限于“单片精读”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于语文学科的整体认知,还是得从单篇、单元的视角中拔出来,下一番功夫才行。
如今再想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是否也存在着可以复刻的成长阶梯呢?莱州双语实验的徐建华老师的这次讲座给了我明晰的答案。从教育故事到教育思考,原来记录也需要给故事画上一朵小花,这朵小花在笔下绽放,也是在心头开放,慢慢滋养内心对于“智慧”的领悟。字里行间打动人心的除了那些鲜活的故事之外,真正闪耀着的永远是思想之光,那些经由事实所领悟的思想,点滴汇聚成为智慧本身。
而那些前人走过的路,得切实用起来,才会真正长养在自己身上,比如许老师的刨根问题、回到背后,再比如余老师的“分类研读”的方法。一开始读余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总觉得深入不下去,原来唯有实践的应用中才能领悟这教学艺术的真谛。
实践二:用批注架起文本与学生心灵的那座桥。
孙老师那次研讨讲座,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批注式阅读。孔校长在提,孙老师也在提,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去了解下。一直在课堂中寻寻觅觅,首先尝试在习作评改时用,每周一的第一节语文课都是讲评周末习作。生评环节,我试着用问题驱动带领孩子们去评价同学范文,口语交流之后将此下笔记录,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批注。首先,大声朗读同学的作文,试着找出一个好词,用小三角标注。找出来后,我试着让学生们思考:好在何处?这个环节先是让孩子们说一说,在说的时候,我会引导关注用词的准确、传神、丰富等角度,规范学生鉴赏的语言表达,如:从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后,试着把这些评价在词语旁边写下来。其次,学生默读作文,试着用电话线画出一个好句。同样的交流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后,学生把评价的语言写在旁边。最后,引导学生们整体评价同学的作文,可以从自己认为精彩之处做个小点评。初次尝试,看到孩子们的点评,虽然稚嫩,但是我想这是孩子真正思考的开始。
级部内第五单元的教材解读时,晓晨解读时关注的习作例文中的批注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关注批注的两点,一是批注是什么,二是从哪个角度做批注。在《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中,在教材中首次呈现了批注的模样,以此告知学生们,这就是批注的样子。同时引导孩子们关注批注的形式,可以是阅读时的疑问,也可以是阅读时的发现,还可以是后面对前面问题的解答。
知道批注是什么,从哪个角度批注之后,接着就是如何应用这个大问题。
培训归来,学习过程中的“为实践寻找理论的根”给了我很大启发。于是开始在中国知网查阅“小学批注式阅读”的相关论文学习,一查阅才了解到:批注式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一种深度阅读的方法,开启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孙立权老师的《“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让我从更高角度看待批注式阅读研究的意义。
带着晨起时对批注式阅读一点点学习开启了第六单元单元导读课。由“童年”切入到“多彩”时,我让孩子们通读单元文章。跳过了已经预习的《童年的水墨画》,我们阅读《剃头大师》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剃头大师指的是谁?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孩子们都明确就是作者,也就是小沙的表哥。
为什么呢?有的时候,答案也许很容易,可是答案背后的依据支撑却很细微,隐藏着思考的证据。我想这是批注式阅读的巨大意义,让思考清晰起来,如此思考变成可以复制、可以成长的路径。
带着“为什么剃头大师就是作者”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用横线画下来,并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这个环节设置,主要是让孩子从理解的角度去批注。事后思考这样批注的好处,我注意到这样实际上是给课堂一点静默的思考时光,在这样的静默思考中借由笔头将思维清晰化,让全部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思考中来。我想到:中高年级举手发言越来越少的情况,是不是就是源自于课堂的提问与回答中间没有一个仔细梳理慢慢细化呈现的思维过程,才导致只有班级中思维活跃、反映快的孩子才有更多机会表达,而对于思维慢些的孩子因为没有这段静默思考与梳理过程导致从未体验“细嚼慢咽”的过程,以至于从未有过的思维与提升的过程,课堂得到的都是“囫囵吞枣”呢。也许,正是我们课堂的“提问-回答”模式抹杀了大部分孩子静默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导致了中高年级回答问题寥寥无几的境况呢,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一段时间的批注,我观察孩子们,有的孩子找到以后就写起来,而有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思考一阵,才开始写下几个字。借由批注实现思考的过程让我看到了每个孩子思维过程。因为这个环节是我一时兴起的批注尝试,所以这方面的备课并不充分。我就是这样一边看着孩子们的批注,一边设计接下来的环节。
原来备课这篇课文时,对待这个问题,我看得很浅显,也仅仅停留在“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我关注到思泽,他批注的是“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这句话,旁边批注的内容是“小沙表哥给了小沙勇敢”,我读完之后有点不明白,没有真正领悟到孩子为什么做这样的批注,在我看来这句话写的是小沙,并非表哥,从侧面描写的角度也解释不通。所以,第一个邀请起来分享的就是思泽,他分享完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他批注这句话的原因。我又作了补充说明,也就是说表哥这个“剃头大师”让小沙不那么害怕了,愿意剃头了,这本身就很厉害了。不过,我修正了思泽的批注,如果把“勇敢”改成“勇气”正准确些。我建议大家把思泽的批注记录在自己的课本上,思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接下来的我说的是还有谁愿意将自己的批注分享给大家,让你的批注也能写到全班同学的书本上?
接着凯文批注了那句“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他的批注内容是表哥觉得自己像剃头大师,自然动作就像剃头大师一样熟练。
语溪批注的是“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和“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她的批注是相信自己有天分的表格自然就摆出架势来。
连接这三句批注,可以找到文章里细微的表哥与“剃头大师”的脉络来:首先是相信有天分,有了剃头师傅的架势,然后是觉得就是剃头大师,比剃头师傅还熟练,到最后小沙不害怕理发这事从侧面说明了“剃头大师”的实至名归。以此看“题目”中的《剃头大师》,别有深意。这一部分是老师对孩子们思考的总结提升。
接着回归单元要素“童年”,我抛出第二个问题:用一个词来评价童年时的小沙和表哥。
孩子们脱口而出“有趣”,辰宇说道“活泼”,我对这个答案非常好奇,想知道他从何而来?他提到第二自然段“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中的“逃”中体会到小沙的活泼的。我继续追问道:你觉得在这里,小沙为何而逃?他那时心情如何?孩子们脱口而出“害怕”,是呀,逃是因为害怕。我想在这个追问中,辰宇的思考是真实发生了的,这份思考的细腻之处一定是在这样的真实中不断纠错,不断清晰中深入的。接着有的孩子提到了“天真”。我问道:哪里体现出天真呢?这部分需要一点思考时间,让孩子们寻找相关语句,并做批注。
交流时,俊皓找到了“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批注内容是小沙天真地以为耳朵在就够了,其实他不知道理的发已经不像样子了。馨正找到:小沙坐在凳子上,看我找出剪刀,才有些慌,说:“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批注的内容是小沙以为表哥只要发了誓就没问题了,这就是天真。沐曈提到第三自然段和第七自然彼此之间有着联系,她的批注是小沙宁愿相信不专业的表哥,还给了他五块钱,也不愿意相信专业的剃头师傅,这就是天真。我抓住孩子联系前后进行批注的创新点,告诉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批注,只需要在第七自然段批注时,标注下“联系第三自然段”,并肯定了联系上下文的批注让思考更全面。
在此,我抓住了沐曈的批注要点,继续追问:为何小沙不愿意相信专业的剃头师傅呢?孩子们这次学会总结了,交流之后,很快得出结论:1、第五自然段总结的:又痛又痒 2、第三自然段的“害人精”“怒视对方”看出小沙真的害怕。3、跟受刑一样,说明真的痛苦。
这堂课因为晨起时学习的两篇论文而兴起,课堂的进展因学生的思维推动带动我的思维而推进,足足两节课,我与孩子们彼此探讨,彼此分享,看似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不相关,但课堂上从理解内容角度批注句子,不正是在理解句子么,最后我建议孩子们回扣单元要素,总结所用的方法时,竟然水到渠成,回到交流平台夯实巩固,孩子们更能理解,而对于这堂课没用到的“近义词”类似的“换个说法”、结合生活经验这两个方法在其他课文学习时完成。但我认为,批注实际上是一种深度阅读的方法,借由这样的一个方法实现的是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以此完成“单元要素”的完整与系统。而批注时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语文学习那个最坚实的地基。虽然两节课看似的很慢,但这种慢在慢慢地走向高效,但我深切体验到“教学相长”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