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第二人称来讲述,让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便是自己,从丽江骑着单车来到了拉萨,经历了一场困难到难以想象的冒险旅游。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那一封封传来的言语,无疑诉说着一些美好的反思、转变、成长。但我深知这绝非缘于《转山》。我其实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多了什么样的勇敢和坚强。若真有人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一点点启示与感动,那绝对是他们对生命毫不吝惜投注了悲欢痛喜,不甘让想望只停留在后悔的阴影里叹息。”这也许可以总括我读后的复杂感情吧。
面对友人和朋友反对的声音,当一个决定被“不行”“不可能”充斥反对时,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需要多珍贵的稚嫩无畏和对现实的反抗不服,才毅然出发。他自己也提到,这被资助的旅行,进行的并不轻松愉快。自己经常凭栏吐烟,思绪杂乱,悲观又冷漠。“你细细返视着自己入藏后的生活,一波波溯洄的印象尽是,咳嗽,饥寒,无助和孤独时的表情。你想把注意力拉回,沉潜在洪壮的山川之境,却屡屡无法忘怀它加诸你身上的试炼与伤痕;写摹写农村居民的热情大方,却频频忆及遭遇顽童的石头追打与戏谑的狼狈情景。”那是他切身的感受,后期经历的中毒记、藏獒对战和行路艰难,更让人揪心。他经历的长途征程艰难现实和我一直向往着的单车去拉萨的浪漫情怀的想象,差距真的很大。这真的就是想象和现实的残忍落差,这就是真实;而欢悦的接受这些落差,懂得苦难会让欢乐更珍贵,这便是成熟。
梅里雪山前失足,险些撞入悬崖的紧迫、失控的危机情况,读者都深感恐惧震怖,拧自己的大腿,刺激的痛觉才能让自己在恍惚空白的极致恐惧中回神。这不禁使读者反思,曾经有没有轻生过?敢不敢想象一下?真的,能让生命安然又时光无悔的心态理念,便是“不再怒怼过去记忆的伤痕,也不再遥想未来如何,唯一的现在无可取代”,《当下的力量》一书,也曾以哲学的角度,详细解读,“当下”才是“真我”,才是“生命”。书里来的道理似乎都能懂得,但也许真的经历过那种迫切紧急的危机关头,认识到险存的可贵,生命的脆弱之后,才能真正的会将这一理念深入贯彻到生活的心态里。始终认为,多次闭眼想象亲临这章节(梅里雪山的失足)的死亡预警,多次自主控制意识拉拽回流散的杂绪(或忧愁未来,或追悔过去),多次深呼吸深吸气,感受着当下的安静的圆满,用心专注,不负当下,不负未来。这就是,生命该是的样子。
途中,遇到了朝圣者,她们三步一循环,唇里喃喃着六字真言,无有声息。用身体的长度,丈量着去往拉萨的朝圣之路。到底是多么坚固的信仰,才让她们不畏风雨路途摧磨,真诚细谨地磕长头,行苦路啊?她们宽厚朴实,不卑不亢,坚韧温柔,展现的更是朝圣者的生命姿态,古老而踏实,坚强与不妥协。这便是信仰。也许,我们不尊崇着教义,但是,现代人,却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内心,执着不屈的信念。二十来岁的我,信仰是“自然”,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信仰又是什么?什么是你坚强的思想依靠那?随着作者的笔触,我看到了直贡梯寺的天葬。铺天盖地的鹰鹫撕咬大啖着死者的躯体,最后白骨斑斑竟更被从碎片打成粉末,让鹰鹫吃个精光。这是自然的食物链。万物息息相关,从可见到不可见,从生到死,从破碎到完成。活着的人,只是一段过程罢了。
作者到最后,“终于放心的大哭一场”。这是这段艰难旅程的最后心情。痛快,酣畅,感动,完成了一直以来的心中所望。
好想,敞开双臂,拥抱虚无的空气,放肆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行动!艰难,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