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生活中,笛子是司空见惯了。
可是在8000年前,一些原始人在劳作之余,在制陶器,打石器之时,也能吹着笛子,听着优美的曲子,抒发心中的喜悦和忧愁,是不是一件令今人感到很神奇的事呢?
今天咱要说的就是这个河南省博物院的又一个镇馆之宝——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
这个笛子的出土,把中国的音乐史往前推到了8000年前。
同时该笛子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中唯一一件史前古物的器物。
研究发现,该骨笛音色优美、音阶完备,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
笛子的材质是由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
笛子的音阶有7个音孔。
出土地址,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贾湖遗址。
贾湖骨笛的问世意义,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
放眼世界文明,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
意义重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