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仍然在享受数学专家带来的精神盛宴。
今天上午的主讲老师是,数学种子课创始人——俞正强老师。
听了俞正强老师的精彩授课,我忍不住去查了俞老师的简介:
俞正强,男,汉族,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是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和教师。他从事基础教育38年,提出了“儿童德育始于行”的儿童成长观,并建设了“十会课程”“十能课程”“活动课程”“报告课程”四大育人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已成为浙江省幼小衔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在6个省份得到应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他提出了“把课上对”的“种子课”理念,为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了教学经验。他热衷于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成立了教师工作室,培育出多位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俞正强1986年金华师范毕业后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任教,期间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历学习。2000年参加了浙江省5522名师培养与国家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到金华市胜利小学任校长,2003年至今在金华市站前小学任校长,期间完成了教育硕士的学习,并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到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习。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迁移促进教学法”、“小学数学准备课程”、“小学数学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价值的数学之研究”、“更合理的课业负担 更优秀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
俞正强在数学教育的方法论上也颇具创新,提出了“种子课”的教学模式,旨在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减轻课业负担。他一系列专著,包括《种子课1.0》到《种子课3.0》,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捧,成为了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俞正强是一位在基础教育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工作者,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在本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俞老师今天讲解了三年级的《笔算除法》竖式的算理意义,解开了很多学生心里疑惑而又不敢问或者是不知道怎么问的问题。
教学流程:
俞老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的竖式计算,让学生观察抛出问题:对比发现你有什么疑惑?
当有学生提出:除法竖式为什么有个“厂”字时,引出今天的主题。俞老师不着急回复,先问学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疑惑,学生说出多二年级学习除法竖式计算的时候就有了疑惑时,俞老师幽默的问学生等了一年也没有提出疑问是否在等着俞老师,学生也很默契说就是等待俞老师解惑。
俞老师和学生商量从哪里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大家都想从“厂”这个符号开始研究。他在除法竖式旁边写上一个带走“÷”号的竖式,然后和学生约定原来的除法竖式叫做A,新写的带“÷”号的叫做B。
俞老师没有用语言解释,而是做了一件事让学生认真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在里面放了12个磁扣,又大圆圈在下面画了三个圆圈,然后让一位女同学把大圆圈里的12个磁扣平均分给了三个小圆圈。然后让学生讨论俞老师和那位女同学平均分磁扣的事情用哪个算式表达合适。同学们讨论后,觉得应该用算式A,因为算式A清晰的表达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得出式=事。当学生明白了要先写“厂”的一撇,因为它表示平均分,那一横表示“盘子”也可以表示“等于”时,俞老师又做了一件事。这次他先拿了15个磁扣,让学生记录这一步做的事情,学生写出1,他又画了5个小圆圈,学生写了一撇,他又在每个小圆圈里放了一个磁扣,这时讨论后得出应该写那一横,横上面写1,横表示盘子(等于),上面的1表示每个盘子里放了一个磁扣。当学生发现剩余的磁扣大于5还能继续分时,俞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在原来算式上把商1改为2,让学生发现商增加1,分掉的数增加就会多5,剩余的数就会少5,一个数动了,就会连着另外两个数都动。发现商2时,剩余的数还是可以再分时,继续用刚才在原来算式上改商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学会了试商和调商。让学生说说竖式里哪里是老师做的事情,哪里是学生做的事情,当老师拿的15个磁扣被女生分成5份,每份分到3个后,看看老师还有没有。学生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经过找到算式里的每一步。
俞老师通过自己和学生分磁扣的事情让学生明白竖式不是随便写的,竖式是记录一件事情的过程。当俞老为学生解开心中的这个惑后,又提问学生是否有了新的“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惑去思考。
学习就是惑起——解惑——惑解,又引出新的疑惑的。教师要在解惑的同时达到传道、授业,传道和授业是解惑的载体。
听了俞老师的课,收获满满,带给了我新的思考。感恩遇到这么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