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二
主题:建立和谐温暖的亲子关系模式
【R:阅读片断】P22-26
父母的育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许多过去信奉“不打不成器”而严格教养的父母,正在转变教养形式,想要做个好父母。但是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有些父母的做法“过犹不及”,过于宠溺孩子,结果反而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不清。
我常常看到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宁愿夫妻分离或是放弃家乡所有,千里迢迢来到大都市,希望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但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不良,即使供给再多,也是没办法教养好孩子的。那么提供了那么多的物质和金钱后,父母又得到了什么?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难以估计,因此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给予足够的注意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关心与注意,就边小婴儿都会用哭来寻求大人的注意。只不过人在每个阶段的表达方法是不同的,但究其根本是人有被关注的需求。如果父母能够每天与孩子聊一聊天,问问他今天发生的事情,例如问问孩子:
今天什么事情让你最快乐?
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刻?
你想和爸爸/妈妈分享什么呢?
而不是:
我在忙,你没看见吗?别那么多话!
少说话,多做事!
功课写完就去看书!
愿意听孩子说话的同时,如果可以给孩子每天一个拥抱,那对他的心理发展会很有帮助。通过此过程,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他是被关心与注意的。
我通过和家长工作经给予的发现:如果可以培养与孩子对话和肢体接触的习惯,让孩子有足够被关注的安全感,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比较稳定,因为这种温暖与真情会使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信心。
容许孩子有犯错的空间
为什么要容许孩子有犯错的空间呢?其实就是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犯错之后,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而自己不敢承认。若父母或老师可以释放一些空间,接受孩子犯错的可能性,这样孩子在犯错时,会比较愿意诚实地承认。当孩子承认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与孩子对话,不但可以协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能让他明白:
给别人带来的困扰是什么?
要如何为这个行为负责任?
该如何弥补?
下次不再重蹈覆辙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害怕犯错与推诿。同时,让孩子知道就是犯错也是有价值的,让孩子不怕犯错,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勇于负责和承担的人。
重视同伴的意见
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因为即将进入青春期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会愈来愈在乎朋友和同伴。所以在此时,对他们来说,同伴的意见会越来越变得比父母、老师的意见重要,他们也愈来愈看重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父母会发现,那个过去总是缠在你身边要你陪的孩子,好象都不再那么需要父母了。有些父母还会因此感到失落,觉得似乎少了生活的重心。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愈来愈重视同伴关系,所以父母能够认识、了解孩子的几个好朋友,掌握孩子的交往对象(例如,可以在孩子生日时,请他的好朋友到家中作客),不但可以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孩子也比较不容易在交友上出现问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小伙伴可能还会帮你的忙。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成长到小学高年级时,改用方式与他对话(例如,多问孩子 是怎么想的?怎么认为的?)而非像对中低年级孩子的那种教导方式(例如,直接告诉孩子“应该”这么做),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当你阅读此书时,一种新颖的亲子关系正在发生。SFBT给父母的启示是:孩子的改变主要不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多数的改变是通过孩子自己选择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而发生的,那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父母是孩子生命当中的最佳向导,向导能有忍耐性,并掌握适当的方法,带领孩子一步步往前走,孩子往往看问题会更加积极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情绪,他们遇事不怕就有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畏挫折的性格。
因此温暖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我们给孩子一辈子的最佳礼物。
【I:重述知识】 良好的亲子关系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随着现代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带给孩子好的教育和影响。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建构有效的亲子关系模式时,家长特别要做到三个方面:倾听、理解和交流。
第一,学会倾听。父母要放下身段,给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并能从正面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
第二,包容理解。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包容的心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即与孩子产生共情。即便孩子犯错,也要给孩子一个纠正错误的空间,引导孩子用积极的行动去弥补过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第三,有效交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和孩子的有效交流,也可以鼓励孩子之间的同辈交流。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应做到对孩子及其同伴的充分尊重,以平等的身份就事件本身进行探讨和交流,以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
这种模式同样也适用于夫妻或同事等各种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A1:联结经验】谈谈你与孩子的互动情况(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在征求大宝的意见后,我在15年7月生下了二宝。但走到今天,中间和大宝的亲子关系的处理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改进后的成效。
因为高龄加上身体原因,生下二宝后我就回娘家调养。大宝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住在城里。适逢暑假,大宝也经常跟着爸爸来看妹妹。但每次来了后,都喜欢去东摸西摸,不是把睡着的小宝吵醒,就是嚷着要我陪她。父母为了让我休息好,每次都让她不要吵,甚至让老公少带她过来。我因为自己带娃辛苦,也没有很好关注大宝。
回到自己家里后,全家人都围着小宝的吃喝拉撒睡转。大宝每每经过,都有人跟她说:你轻点,你小声点,你不要去抱,你要不自己出去玩一会吧。。。虽然我也有注意到大宝的神色有些黯然,但想着她这么大了应该可以理解我们。
慢慢地,大宝也不愿意跟我讲很多她的事情,对妹妹也没有开始时的那种友好,甚至产生了敌意,还经常跟妹妹一起争风吃醋,而往往这个时候,家人更多的是说一句:你是姐姐,这么大的人了,要让着妹妹。
直到17年9月,大宝要上初中了,在住校这个问题上,孩子的态度坚决的不得了,甚至在一家人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情绪有些失控:反正你们有了妹妹,我就是多余的。我住到学校去,你们就可以安心管妹妹了。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反思:在大宝的小升初这个重要阶段,她最信任的妈妈缺失了对她的关爱和支持。过程中自己没有做好两件事:
一、如何帮助大宝顺利完成由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过渡;
二、当孩子大一点后,如何公平处理两个孩子间的冲突。
大宝上了初中,功课很紧张,一周也就周末回家一趟。如何弥补?我和老公商量了很久,终于达成一致。
首先,解决问题宜早不宜迟。趁大宝周末回家,我约她一起江滨散步。在承认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孩子做了沟通,慢慢引导孩子也说出了心里话。其实孩子就是害怕失去父母的疼爱和关注。甚至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在那次谈话后,我就承诺大宝周末尽量陪伴,而老公负责带小宝。
其次,在大宝和小宝的冲突上体现公平,即“护大不护小”的原则。道理很简单,只有大的得到尊重后,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小的、谦让小的。毕竟,大宝也还是个孩子,需要帮她树立威信,她才会理解当姐姐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大宝和父母站在统一战线,多参与一些帮助妹妹的事务性工作,这样,她就会觉得体现了自己的姐姐的价值,而不是父母宠爱的争夺者。
第三,鼓励孩子多和自己的同学交流。孩子现在上初二,正处于需要朋友同伴的青春期。我希望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更多的从和小宝的矛盾中解脱出来,转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所以周末节假日我会鼓励孩子和熟悉的同学一起做作业,也欢迎同学到家做客。同辈之间的交流,共同的话题会更多。
现在,我和大宝的每周约一场电影仍在继续,我也会利用这个独处的机会,了解大宝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也会交流一些家里小宝的问题,增进了我和大宝的亲子关系;周末回家,大宝也会像个大姐姐一样,带着小宝做游戏,偶尔发生矛盾,我和老公也会尽量护着她,维护她当姐姐的权威。
和谐家庭是温暖亲子关系建构的前提。我和先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意见经常相左,我也常为此苦恼不已。近段时间看了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造成的一些伤害。因此,希望通过亲子关系的学习,也能促使为人父母的再次成长。
【A2:规划运用】如果家里孩子处在青春期与儿童期,试着谈谈如何运用新颖亲子关系法。要有目标与行动,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有时间限制、有意义、有一点的挑战性。如果孩子长大了,可以选择良好夫妻关系建立等。
自己目前正开始践行易效能的2.0,三个目标当中有一个就是小宝作息习惯的培养,早起/睡前清单的执行。希望通过三个月的刻意练习,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这段时间睡觉前的一个互道晚安环节,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当完成睡觉清单的内容后,我会和小宝进行一个互动,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两个人先后分享一天里让自己感觉很开心的三件事(这个过程中,我会尽量引导孩子讲和家人在一起的事情,增进家庭感情),然后跟她说,今天这么开心,是不是美好的一天呀?美好的一天结束了,我们会互相拥抱一下。
我跟小宝说:宝贝,晚安,I love you。小宝也会跟我说:宝妈,晚安,I love you too。配上我俩专属的动作。
接着,在小爱同学的故事声中进入梦乡。
我很珍惜这个极具仪式感的睡觉公约。希望这个践行活动可以和老公一起进行,因为开学后自己会有很多的情况不能每天陪伴小宝入睡,只有规矩的一致性才能够让事情朝着目标迈进。
如果2.0这个践行目标达成,奖励暑假全家福照片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