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儿小年,谈点自己的感受可谓五味杂陈,是希望,亦多担忧;有欣慰,亦多伤悲。
商丘睢阳区宋寨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销量红火的林河大麯就是在这儿酿造的,半塔半楼谷仓,沙东沙西林河,全镇有24个行政村,66.4平方公里,2.5万常住人口。
侯老师50多岁,是宋集镇邮政所唯的一名投递员。那天我们十点多到达,他己经出班投递,没有见到他本人。在这儿走访客户,了解侯老师投递工作情况:开着三辆车奔波在曲曲折折的乡村小路,满脸风蚀的沧桑,瞇着双眼注视着远方,见到熟人总面带微笑。从侧面了解,二十多年,他一直服务着这片水土,每天五点多起床,骑着摩托车沿着纤陌小径,穿梭于二十四个行政村,逐村扫码、打卡,别人可能饭后还在剔牙缝时,他已行完一百多公里路程。村民的交口称赞,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宗旨,正是有他们在一线默默无闻辛勤工作支撑着邮政幢幢豪华的办公大楼;正是他们无怨无悔地奉献才有邮政企业的蒸蒸日上的今天。
侯老师刷卡打码后回到所里才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把投递的邮件满满装一电动三轮车,大部分邮件要先送到代投点,大概二百件左右,送这些邮件完全是没报酬的;报纸、汇票、标快是要亲自送到客户手中的,这些每天在七十多件,一天下来又要跑一百多公里路,年未还要到各个村里收订报刊,一年三百六十五没有休息日。改革后,工资下降达六成,并没有抱怨,依然坚守邮政投递。这个经济利益驱动的年代,当收入不增反而大幅度下降,有谁还愿意工作?忠诚企业的职工理应受到重视。写到这里,天空已漫天飞雪,侯老师和天下所有和你一样的人,投递邮件行路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路滑,注意安全,穿得厚点,别让冻着!
在这里,我们拷问一下:
什么叫企业?人止为企,人去为止,一个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指标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什么叫降本增效?降本是减少不必要,不必要的开支。或者叫节支开源。就目前企业状况最浪费的开支是管理成本,贡献与报酬的匹配,职工一件、一件的收寄累计了业务收量,职工一件、一件送到客户手中,完成了邮件价值的转换,才有企业的利润和效益。
工作是为了生活,可生活不是为了工作。听说有二个很年轻的职工得了癌症,职工还谈幸福感吗?该拷问如何让职工有尊严的工作着?
一个人平均投递150件,依据什么标准计算的?跟段投递了吗?一个段道设置服务范围到底多大最合理,需要结合路况,客户密集度,客户满意度来确定。以揽促投,邮件多得不能投完怎么去搅?投,投不好,揽,揽不到,这指标,那考核,辛辛苦苦还挣不到钱,能不抱屈?
前端低资费收寄,从降低处理费、减少投递费(每件1.5元降到0.8或1元),不从源头解决问题,靠这种手段提高利润,靠裁员增加工作量,能维特多久?再者,投递一件到底付出多少劳动力人成本?有没个科学标准?是拍脑袋的结果?心凉了,人心散了,人走了,没人工作,哪些几十万年薪的人你能再拿几年?
投递员先跑一百公里刷码打卡,这项工作内容能产生效益,再跑一百公里去投递,怨枉工夫,有人心疼吗?反正领导不去投递邮件。
在投递点做内务,每天一大早去单位,接车卸车,报刊杂志、平信快包、快件分拣下段,平衡合拢,客户查询回复,问题邮件处理,指标监控,现在整合后处理业务种类又多,对内务处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作业量增加,工资反而下降,难怪人员辞职。但并不知道辞职人员恰恰是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他们带走了技能,带走了客户,睁眼瞅瞅,有多少从身边走的人在竞争对手那儿里发展得多好?
投递出班大都在10点左右,为啥是这种情况?邮件盘驳正班带几件,加班一整车,稀稀拉拉地送邮件,缕见不鲜,人在等邮件,再者承运商是免费送的邮件?咋不从这儿降本呢?继续说一车一车邮件,减少内务人员,一个或两个人卸车,还要分拣,鬼相信八点投递保证出班,全省多少人这两小时耗费在这无效的等待?减少无效益的劳动时间,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怎么就知道裁员呢?
没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招招裁裁,没有稳定的业务素质队伍,缺员缺编,困住基层管理,还提这个指标,那个指标,纯属瞎扯。
人事应该做什么?就是招人培训,向生产一线输送符合从业要求具有操作技能的人员,可眼下,招聘招聘应聘廖廖,水里捞根稻草就当绳用,直接上岗,有没?减员是基层管理人员把不符会要求的人交上去。
千金可失,贵在人心。圣人之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而密薪制戗害着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的分配制度,伤害着一线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神经未稍坏死,自裁手足!悲哀的是心思没有放在企业发展,只考虑自己的钱袋子、官位,令人担忧;心慰的是还有批忠诚企业员工,敢于挑战,致力于革除企业的弊端,让人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所事万不可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