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
严冰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诗词的语言意境。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杜甫的一首诗---《望岳》大家来背一下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24岁的作者北游齐、赵,在漫游途中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青年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现在他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春望》
二 审题
《春望》你觉得“春望”是什么意思?或者应该怎么理解?
春望就是在春天里眺望或者说眺望春天。
根据题目你觉得这首诗会写些什么?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三 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字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溅( ) 抵( )搔( ) 浑( ) 胜( )簪( )
2再读,感知题材,律诗,读出节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找出对仗和韵脚
4三读,自由读,读懂内容
你觉得本诗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大意:国都已经被叛军攻破,山河依旧存在,长安城里,春天草木丛生,感伤时局,看到鲜花反而落泪。闻鸟鸣反而惊心。战事持续了好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扎不住了。
5写作背景补充。
背景: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因他官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4月,他趁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6自读,你觉得这首诗大致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 品读
1四联中,哪一联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你觉得这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我们应该怎么去读?
3通过品读本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引导思路
1首联作者见到了什么景? 国,山河,城,草木。景物的特点呢? 破,深。国都破了。国指的是? 指的是长安城,长安城现在被攻破了。
我们想想,长安城是曾经的----京城会是什么样子的?房屋林立,高楼耸立,商业繁荣,店铺林立,人口众多。
平常大街上是怎么样?热闹非凡,叫卖吆喝,杂耍卖艺。
现在呢?“破”字写出一种什么状态?房屋倒塌,断壁残垣,破败不堪,人烟稀少。人都跑哪儿去了?逃亡遇难。一个”深”给人一种乱草丛生,一片荒芜,死寂荒凉。树木的荒芜,国家的荒芜,也是内心的荒芜,伤心,难过,痛哭流涕。 今昔对比,反差强烈。
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颔联又见到什么景物?
花鸟。 春天最具代表的景物也就是花鸟,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然而作者诗中的花鸟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溅泪?可以怎样理解?我们养花养鸟都是为了愉悦身心。为什么溅泪?“感时”是感伤时局。时局又是怎么样的?也就是上联的“国破”所以作者感到伤心,没有心情赏花,花越美他越伤感。花儿越是盛开,越让作者感受到国都的破败,乐景写哀情。溅泪,流泪流的多。可以感受到作者因伤感而心情沉重。
还可以理解为谁溅泪?花上有什么可以让人感觉花流泪了?花上有露珠。感时---花溅泪。这句的作用是承上。
恨别是什么意思?惊心又是因何?恨别指的是与家人,与皇帝也失去联系,分别,写作背景已说过。鸟语,本是悦耳,此时呢?让人心惊,惊什么?惊国家!惊叛军!惊战争!作者如惊弓之鸟?鸟惊?
此联内容思维过程是怎样的?思维过程是作者先感时心情难过,然后看到花最后流泪,听到鸟鸣而惊心。依此断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生试读。只有看到花才溅泪吗?“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3颈联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哪个字意味深刻?
“连”写出了战争之久,“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战争让人们骨肉分,离音讯全无,与家人因战而分割两地,生死未卜,叙事中反映出他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希望国家战争结束,思念亲人。
4尾联白头作者老了吗?45岁正值中年,你觉得他为什么会白头?
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搔”,这个动作是怎样的?人一般什么时候搔?因发愁而白。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说的有点夸张。杜甫说的是大实话。你觉得他愁什么?愁国愁家伤己而“早生华发”,大约一个月后他说“遭乱尽白发”,也证实了诗中所写。
全诗塑造了一个爱国、思家、伤己、沉思、搔首、善感、、翘首而望的诗人形象。
五 悟读:
纵观全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这种情感的?
学生看这四联,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借事抒情,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六 感受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主要指诗歌 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 主要指诗歌 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你觉得诗中哪些地方体现这两个方面?
七 总结
《春望》写于757年,作者45岁。写诗时正值安史之乱中,长安陷贼八个月,这首诗以写实为主。感情主要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人民流离失所悲痛,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所以看到的景物“皆着我只色彩”,城市破败,景物荒芜,人,未老先衰。关注点较多。写法上事实,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甚至让花鸟染上悲伤情绪。借事抒情,叙事中饱含感情。
八 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杜甫的《孤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九 板书设计
《春望》 杜甫
首联:写景抒情 破 深
颔联:触情生情 一字传神 溅 惊
颈联:叙事抒情 连 抵
尾联:叙事抒情 搔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