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味着什么?
印象中关于死亡这个词汇总是带着悲伤而又不可触碰的色彩,但不禁疑问:死后我们会去哪里?我们的精神是否也一并死亡,还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死亡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个神秘并甚少触碰的命题
我们在生的世界里聊着八卦,撸着串,大口饮酒,享受着各式欲望。
却从未想过以上种种可能随时消失。
生命的长度,我们没法决定,对于未知,我们甚少想过。
但生死轮回,死亡终究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命题。
为什么它不能写进教材里?为什么它不能被我们大方讨论?为什么它只是带着负面?一个人生必修题我们是否过去轻视?
可能是因为受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人性影响。我们总在竭力逃避这个话题,毕竟谈起它总是不太好受,所以甚少与之触及。
能直面死亡也就能更好的活着
我们想到父母老去,彼此相聚的时间变的更少时,是否潜意识里会有些接近这个命题。当再上一代的亲人陆续离去时,你可能会想的更多……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在心中徘徊。
我想,只是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懂,该如何正确的面对它。没有从身边一切事物学习的经验,只有偶然被动接招的经历。
课本,父母,身边,只是一直在引导我们如何更好的活下去。但是对于死亡几乎只字未提,这是我们对待死亡正确的态度吗?这其中只能存在悲伤的情绪吗?
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的给一件事物赋予专属色彩,只用一种角度去看待,未必正确。也许我们扩宽人生观的同时,离人生真相的距离也更近一步。
《死亡》一书说道,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我们一直在追寻生的意义,却唯独忽略了它的对立面,死亡的意义。
世界是由一个矛盾组成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是否一直只看到它的消极属性,是否可以客观一些,淡然的去面对它。直视死亡,不去妖魔化。
生老病死,世间轮回,这再正常不过,我们为什么要只带着一个观点去看待这个命题。
《天蓝色的彼岸》本书中的主角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所以他选择回到人间见见他们,并做最后的告别,并针对生前姐姐于自己的所言,想借此机会消除姐姐心中的内疚并对她说一声“我爱你”。
文中末尾,阿瑟的妈妈告诉哈里:到达了天蓝色的彼岸,每个人就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像一片树叶落下,它又会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成新的树木,新的叶子。
在我看来文中所提到“天蓝色的彼岸”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对于看待死亡的扩展维度。死不代表结束,只是换一种形式生存罢了,完成了想做又没做的事相当于一张通往彼岸的门票。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既然死后都要去完成遗憾,那么我们生的时候,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做呢?毕竟等到了死亡,一切都失去意义。
现在的生至少还可以感受七情六欲,感受到一切生的意义,等死了,会有天蓝色的彼岸在那等我们吗?还是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
是否有一天我们学会了正视死亡,学会客观的看待它,我们也就能更好的活着?
总结
希望我们都能不浪费时间,不浪费生命,好好活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活着本身就意味着一切。有什么事比死亡还严重的吗?所以抓紧去完成你的理想,追求你的所爱,珍惜你作为生的一切。
也希望我们能不过偏激的去看待死亡,它只是一件终要发生的事情。
但在这之前,请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