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答疑环节有一个案例:妈妈到孩子工作生活所在城市帮忙带孩子一个多月,不适应,想家,十一回家后更难受,求医,身体没问题,医生开了抗抑郁的药,家人商量找原因,询问妈妈,说不清楚原因。刘老师的答复是确认知觉后看难受程度,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不予处理,多数情况可以自愈。
对以上的事例我也能感同身受。
多年前父母在百般无奈下来南方给我伺候月子(在我们老家,伺候月子是娘家妈的事),来时虽然已接近中秋,但是南方的秋老虎正是发威的时候,两个老人家说从早到晚都像在蒸桑拿,汗流浃背,叫苦不迭。再加之语言不通,每天只有去菜市场买菜时跟摊主连说带比划能有点半懂不懂的交流,除此之外就关门在家,大眼瞪小眼,唉声叹气,说这也太憋屈了。还没满月,父母早就打包好行李,就等一满月就开拔,唯恐被劝说让留下。老妈说,再这样下去会疯掉的。
现在女儿长大了外出求学,老母亲还不忘当年的教训,极力反对女儿留在当地就业,这大概就是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