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自己,学习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体验1:
周六,女儿说白天玩,晚上写作业,到了晚上,女儿因为玩得太累,才写几个字就喊困,我头脑冒出的自动化回应:看,我就知道会这样,借此机会教训她,评价她,做作业就有畏难情绪……。也能想象我这个反应模式的结果:孩子委屈,难过,哭得稀里哗啦,我内心并不会好受。
要感谢自己不被自动化模式控制,我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告诉她,确实困了,就先睡觉,明天还有时间写作业。
孩子安心睡着了,家也避免了一场因为作业的暴风雨。
第二天周日,孩子吃完早餐,精神饱满的一口气完成作业,叫她停下来先吃午饭,她不愿意,自主且高质量的全部完成作业。
育儿启发:父母先理解和接纳孩子,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理解孩子后带来好处有太多:如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和谐,孩子的自主管理得到锻炼,自信心加强等。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或无法接纳孩子看似不好的行为,也不相信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开始有批判和评价的声音,结果是两败俱伤,亲子关系僵硬。
体验2:
我想给自己点赞的是,前几天,孩子因为写作业有情绪,我还是被固定模式控制的妈妈,直接和孩子情绪对抗,我无法接纳孩子写作业畏难的情绪,我不仅贬低她,不配当班长,还威胁她,如果再因为作业闹情绪,我就要抽她,仿佛我就是那个没有长大的,没有发育好理性脑的孩子,想想我的暴力语言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当我体验了接纳孩子后的自己,发现孩子是没问题,她只是真实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需要的是,有爱的父母能看见她的需要,或者她的困难,然后一起解决问题而已。我感谢自己的变化和反省,感谢保有成长性思维的自己。
行动:
如果孩子还有类似情况,我愿意继续理解和接纳孩子,想象接纳孩子后的自己,是多么有格局,有力量感的自己,被理解和接纳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和开心,在开心的状态下,孩子就能高效率完成任务。
如果孩子的自我决定,达不到我们想要预期效果,也要做到理解孩子当下的感受,而不是与孩子证明谁对谁错,因为孩子的自主体验,是她最好的成长方式。
812字,30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