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2019
阅读热闹,写作孤独,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坚持下去,成为习惯。2019,大家新年好,继续!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们缺乏理性,现在说人变坏了,更有人说坏人变老了。是那个疯狂的年代,让正常发育的孩子长歪了,缺营养,缺教养,缺爱,缺理性。
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懂,也不要任意模仿,那不是特立独行,那是某种缺失,我们要有理性思维,因为我们更幸运。)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些取向上取得的成就;很显然,第一个方面是根本。
(价值决定了人的选择,价值决定了选择的路是否正确,一个成功的坏人不如一个普通人,一个成功的好人造福民众。)
《从Internet说起》
海明威在《钟为谁鸣》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天灾人祸,以一颗悲悯的心看待之,切不可落井下石,不可得意忘形,一对比自己多么幸运,危机四伏,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看社会新闻不是让我们杞人忧天,也不是让我们作为看点,尽管新闻开始结束都有同样的音乐。
我们绝不要让娱乐至死的方式把我们打倒,忘记教训,忘记使命和责任,忘记这个年代有它的致命性。)
但这个想法我觉得陌生,我就盼着别人倒霉。
(阴暗的报复,难得的是他把它揭露出来,这么直白,所以这么多人喜欢他的坦率。人人心中有黑洞,作家透过小说袒露出黑点,而像小波在杂文中写出内心的独白比较难得。)
《关于幽闭型小说》
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但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我总觉得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理由很简单: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
(这是缘分吧,看了张爱玲我决定看王小波,一个是洞察世事的女人,一个是刻薄锐利的男人,他严重的张爱玲。事实张爱玲是在小说中揭露人内心的黑洞,丑陋的曹七巧,绝望、勇气、变态的内心,而王小波以杂文的方式揭露阴暗的内心,看起来低俗的语言,直白的讽刺。
我内心中,他们都是同内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待见张爱玲,觉得张爱玲的文字背后有苍凉和压抑,自己的更风趣幽默吗,然而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啊。)
我原是学理科的,学理科的不承认有牢不可破的囚笼,更不信有摆不脱的噩梦;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这是学理的特质吗?理性,经历过疯狂的年代,还能如此理性地看待不幸,不怪时代,不怪某人,怪自己无能,这是真实的想法吗?
唐代是个政治相对宽松的年代,文人当道,也有那么多自叹时运不济的文人,更不要说文字狱的年代了,我们是应该在不幸前面加一个“更”,活着才有希望和理由,也更容易跟不幸和解,跟自己的内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