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家实质都在阐述同一个核心——道。
只是角度不同,面向的群体不同而已。
老子出生贵族,是统治阶级上士阶层,代表当时最有权最有钱最有文化的那一波人,道德经也是写给最有文化的那一波人看的,所以自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来阐述“道”以及得道之人(圣人,上德之人)如何行事。
别说道德经伍仟字了,仅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句就已经把道说明白了,可是今人受限于语境,无人知无人识罢了。
要理解道德经,首先最重要的是理解道德经核心逻辑———阴阳对立统一逻辑。
以下将通过两章经文对阴阳对立统一逻辑进行详解。
通行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解析:
道,阴阳和合(守中)状态,似有似无,可以叫绝对虚无,当然也可以叫绝对实有,道是阴阳成对存在的,不是单一存在的。
一阴一阳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就是最原始的道,一阴一阳指的是完全相同数量、相同比例、相同质量的阴和阳。此文把道当做一个整体来阐述,即把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的集合看做是道。
一,变化,变动,运动,改变。指的是道开始运动变化,道从原来的阴阳和合状态发生了变化,
一指的是这个变化。
(“一”有人解释为最原始最细微的阴阳和合能量——朴,个人也非常认同,本文把道当做是宇宙整体来阐述,没有从微观角度来讨论,所以本文把“一”解释为运动,因为运动也是道本身,所谓“朴”的出现也是道的运动带来的)
二,阴阳和合变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阴变多阳变少(阴多阳少),一个是阴变少阳变多(阴少阳多),注意阴阳变化是内部转化,阳变成了阴,所以阴多阳少,反之,阴变成了阳,所以阴少阳多。
二指的是阴多阳少,阴少阳多这两种运动状态。
三,指的阴多阳少和阳多阴少这两种运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三种变化,第一种是向中间变化,重新达成阴阳和合状态,重归于阴阳平衡的道态;
第二种是,单向运动,阳完全转变成阴或阴完全转变成阳,最终导致阴阳分离,出现孤阴或独阳,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孤阴孤阳只能和其他阴阳体重新组合成新的阴阳体,发生质变;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的道变成非道了。
第三种是内部发生量的变化,阴阳失衡,不改变自身性质。
三指的是阴阳和合、阴阳分离、阴阳失衡这三种运动变化。
万物,阴阳和合、阴阳分离、阴阳失衡这三种变化继续运动,将会出现在这三种框架范围内无数种不同形态,例如1阴9阳,2阴8阳,3阴7阳等等,这无数种形态就叫做万物。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本质都是道的一部分,任何事物最微小的变化都是道整体运动的一部分,所以任何事物本是道体,本在道中。
如果把道比喻成一张巨大无比的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的一个节点,承担着链接其他节点的职能,也蕴含了整张网的所有信息,所谓“万物一体,同根同源,不假外物,只需内求”的悟道即是打开自己身上所蕴含的信息,打开了所有的一切都明白了。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由道演变而来,道是所有事物之母(本来面目),道的特性在任何事物上都存在,即任何事物的演变也有三个方向:
其一向阴阳和合状态运动,达成阴阳和合,回归道态;
其二向单极演进,达至阴阳离合,从而与其他事物重组成新的事物;
其三保持现有的阴阳失衡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来回往复运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世间所有事物皆在此三种框架之内,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超脱。
白话翻译:
道从阴阳和合状态发生了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方向和状态有两个,即阴多阳少和阴少阳多;这两种状态继续运动变化有三种方向,即阴阳和合、阴阳分离和阴阳失衡;这三种运动状态产生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物都是阴阳同体的,阴阳和合状态是最平衡最和谐的运动方式。
道德经通篇都围绕阴阳和合、阴阳失衡、阴阳离合来讲的,理解道德经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到个别章句,半句都不离阴阳对立统一。
以下用通行版第三章来具体说明个人该如何处理身心问题,管理者该如何发挥治理艺术。
通行版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析:
贤、难得之货、可欲,三者都是阳多阴少,阴阳失衡的状态,所以要向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种阴阳和合方向运动,从而达到不争、不为盗、心不乱这三种阴阳和合的和谐状态。
心与腹、志与骨是两对阴阳,指的是身体与心志,虚与实、弱和强也是两对阴阳,指的是运动方向,一般人心实志强、身虚体弱,所以需要减少心志活动(贪欲、执念等),提高身体素质,以达到身心阴阳和合状态。
让民众保持不会胡思乱想、没有贪欲执念的身心和合状态,会让那些胡思乱想、有贪欲执念的人受到影响,不敢胡作非为。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百姓做到了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各司其职,各就其位,那么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
白话翻译:
不崇尚好的行为,让百姓不争斗;不推崇稀有的物品,让百姓不做盗贼;不展示求而不得的东西,让百姓的贪心不起。
所以圣人(得道之人,懂得阴阳对立统一逻辑的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减少百姓的贪欲和执念,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
让百姓保持不会胡思乱想、没有贪欲执念的身心和合状态,会让那些胡思乱想、有贪欲执念的人受到影响,不敢胡作非为。
百姓做到了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那么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
道德经通篇讲的是阴阳和合守中,让人去除贪欲与执念去为人处世接物,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圆满的状态。让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天下太平。
孔子,是老子的学生(此学术界有考究和定论,不认同者自行查证),出生没落贵族,自己读了很多书,可是没啥权柄,属于中下士阶层,代表当时有点权有点钱有点文化又处处被人管着的中产,所以孔子自下而上,从部分到整体来阐述“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出处目前学术界多有争议,但其出自西汉初期以前的大儒是毫无争议的,不管孔子弟子所作还是其再传弟子所著,个人认为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其核心义理没有问题,实乃儒家之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悟道的步骤跟阶段,先贤就差耳提面命了,可惜学人以为孔老夫子教的是读书要多复习、远方来的朋友来了很开心之类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实乃错怪了老人家啊。
就悟道而言,私以为儒学最适合一步一步提高自身修养,逐渐趋于道。但要自己深入琢磨儒家经典,别被语文课本的解释给误导了。“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居然被解释为时光如流水,要珍惜时间,贻笑大方。圣人名言如果仅限于此,何以称圣?逝,道也;川,河也,河为水与岸的合一,水动,岸不动,动者为阳,不动为阴,水与岸合一为河,阳与阴合一为道。
孔老夫子站在河上面说,道就像这河有动的水和不动的岸一样,道有阴也有阳,阴阳既相对又合一,一直如此,未曾变过。老夫子赤裸裸地在谈道,不知是他的弟子珍惜竹简还是嫌弃刻字太麻烦,没有多写几句话,以至今人误解。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诸位看官,你道孔子“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是立业呢,还是立志呢?“四十不惑”,那四十之前疑惑的是什么?
“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如何知的呢?怎么确信有“天命”呢?“六十耳顺”,难道六十之前坚执己意,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和不同意见?“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难道七十之前很委屈,不能按照自己意愿行事,还处处违反规矩?
诸位,圣之为圣,道德经里面说了很多圣人的认知和言行,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孔圣可不是只会教书的夫子啊。
佛学方面以明心见性为核心,禅宗是其中的代表,禅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实则吸收了中国“道”文化,与“道”文化融为了一体。
从一祖达摩到六祖慧能,妥妥的土老帽,没权没钱没啥文化,六祖惠能悟前连字都不识,佛学代表的是贫苦大众,真正的无产阶级,所以佛学能讲啥,能怎么讲?
讲了大部分人又听不明白,听明白了又做不到,做不到就会诽谤别人装神弄鬼,只能以吃斋念佛、苦行、往生西天极乐等方式来给最苦最穷最惨的那波人一些心理安慰,以期减轻一些迷人的执念,减少点没法悟道人的痛苦,如果有人用这些方法去除执念悟道了,实乃大幸,自己障轻念薄而已。
六祖及以后的禅宗所谓直指人心,当下见性,针对的乃上上根之人,什么是上上根之人呢?障轻念薄,执念不重。
悟后渐修实乃无奈之举,执念重的人,你跟他说一辈子都没用,所以哪怕知道了,也得用一些方法技巧去执,所以禅宗只接上上根之人是有原因的,其他根器不好的就得用其他办法慢慢去执了,净土念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但一切都是为了悟道。
最后略解知行合一,知,觉知也,行,解释为心行也罢,行为也罢,万事万物的变化也罢,皆为所觉,知、行二字不论做何解释,皆为阴阳相对之意,相对的阴和阳和合守中即为阴阳合一,即为道,知行合一,道也。
道,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无不争,于人身心合一,于相心物一体,
于“此”,静待有缘人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