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萍10月26日工作日志

                由家长抢背书包想到的

      每次放学送路队的时候,接孩子的家长早早就等在对于两边,孩子一出来,家长就快步跑上前,把孩子肩膀上的书包接过来背在自己肩上。其实我们会发现,平时看见到家长送孩子上学,都是家长把书包背在自己身上,孩子是一身轻松,到了校门口,孩子再把书包给"提"进去,平时放学家长接送的时候也是这样。

        不知不觉,仿佛现在家长替孩子背书包已经成了家长潜意识中的一个行为,没有过多的为什么,只是想给孩子减轻些双肩的压力,让孩子们"轻松"回家,"轻松"上学。说到这儿,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了,作为家长我们替孩子背书包,真的减轻的只是他们"双肩"的压力吗?孩子不背书包真的轻松了吗?家长替孩子背书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园及小学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责任感、同情心、自我效能等多项心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孩子主要的任务转向了学习,孩子需要每天去学校,去学校就得背书包,但现在家长替孩子把书包背上了,孩子就"一身轻了",结果孩子双肩的压力是小了,但孩子的责任感也少了,孩子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及自我认同感也少了。

      久而久之,孩子的双肩很久没有压力了,他们认为学习这件事就是家长替他们做好一切,他们只需要去学校就好了,他们没有自己背书包再自己背回来的这种成就感了,但背书包其实是孩子对学习责任感以及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媒介,现在家长替孩子把这件事办了,孩子都没有最基本的"压力了",他们怎能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负重前行"。

      因此总结来说,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家长这一小小的行为减轻了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根据华生的儿童发展理论,此时孩子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及自我责任感等心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孩子去上学自己背书包正是帮助孩子有效地形成这些能力的重要媒介,结果这项任务现在被家长"剥夺了",那么只能适得其反。

        家长的抢着背书包,使得孩子不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自己分内的工作有哪些,孩子不背书包了,上学需要做的一些基本的事情家长都做了,现在背书包这项最基本的任务家长也帮孩子做了,那么孩子还剩下什么,就是去教室学习了,那么孩子都不明白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书包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孩子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吗?因此经研究表明家长替孩子背书包造成了孩子和家长角色混乱,使孩子在生活中渐渐不知道自己分内的事情是什么。

      孩子上学不背书包,在生活中也不会"负重前行",经研究表明,对低年龄段孩子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孩子在劳动中尝到了生活的苦,自然也会吃得了学习的苦,那么现在孩子每天除了学习,连背书包这项"最基本的劳动"家长都替孩子做了,孩子怎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明白自己需要不断努力,负重前行。

      身为父母,我们为孩子背书背包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在自己家里,让他们少受点苦,自己能做的就帮他们做,让孩子负责学习,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背包恰恰是孩子最优秀的成长,充分的学习条件,让孩子背包,孩子懂得自己分内的事,自己的角色,他们每天在学校或家里也会有成就感,所以身为父母,对孩子背包这件事,我们不能"争",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些日子一直在读《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新的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下,如何能巧妙又有效地给孩子布置作业,真...
    8ba73a64fa4c阅读 52评论 0 0
  • 今天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诗词考级,班里有22个孩子得了优秀,12个孩子合格,剩下4个不及格。这四个孩子也是本次...
    8ba73a64fa4c阅读 60评论 0 0
  • 欣赏教育法 我今年教一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他们会满校园跑,会大喊大...
    8ba73a64fa4c阅读 65评论 0 0
  •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各种文字和书籍,学习起步阶段尤其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
    8ba73a64fa4c阅读 54评论 0 0
  • 今天进行了第三单元的集体备课。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都是拼音单元,所以我们一年级组经过讨论,打算把这两...
    8ba73a64fa4c阅读 1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