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家”、圆形祭坛、女神庙是5500年前红山人创造的地表遗存,考古发掘揭示的地表以下,是造型抽象、工艺精湛、形制独特的玉礼器,它们不同于前述任何诸种聚落文化的美术特征(如图061)。然而我们更关心珠子,它们并不缺乏可以比附的意义而且包含同样的工艺难度。所幸红山人不仅制作出了玉礼器,还制作了大量的玉管和玉珠用来穿挂佩戴。虽然他们没有发展出良渚人那种繁复庄严的组合项饰,但是他们可选择的材料似乎更多,而且他们的珠子更具备质朴天成的趣味。红山比较典型的几种珠子形制有管子、扁圆珠、中鼓的珠子、束腰小管和背后有牛鼻穿孔的半球形珠(如图062),这些形制在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中也都出现过。红山人的珠子一般选料都比较精,青玉是比较常见的玉料,质地更加细腻的黄玉少见一些。如果玉器表面偶尔有阴刻线的,也不是图案化的,而是简单的线条与器物本身的形制配合,表示出一种抽象的形体,而这些形体的内涵是我们今天无法解读的。红山人使用的玉料大多是就近取材,这些玉料为透闪石类,多为青色、微黄、青黄色玉,也能见到白色玉质。由于基葬环境的原因,红山文化的玉珠、玉管经常会带有一些沁色,有些呈局部红色沁,这种沁色在南方的墓葬环境中很难见到(如图063)。
与兴隆洼人样,红山人喜欢并擅长制作管子(如图064)。在硬度超过摩氏6度的透闪石玉料上打一个长度超过3厘米的孔并非易事,但是红山人完全能够驾驭这种难度很高的工艺。先民对管子形制的偏爱也许来源于早期佩戴天然骨管的习惯。利用天然骨管制作珠子,直到战国时期的西南边地民族还有这样的习惯,他们对装饰的喜爱和审美没有程式化的模式,任何他们觉得好看、可以穿系的东西都可以用来装饰佩戴。当先民们能够利用工具给坚硬的美石打孔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按照骨管的形状来制作他们的珠子。仿佛是为了炫耀和比赛自己打孔的技艺和耐心,他们制作的管子有些长度可观,表面抛光细腻,即使今天掌握了代科技的人们看了也为之叹服。
红山的玉管除直管外,还有多节状管,这种长管子有些个体很大,表面呈起伏的回凸节状,制作工艺相对较难。这种管子应该不是用来佩戴而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只是我们已经无法了解这种多节状的形制本身所代表的意义。直管的表面工艺虽然不复杂,但是红山人仍然对管子佩戴时的效果作了周密的设计,比如有些管子的两端故意做成一定角度的斜口状,这种斜度是为了使一定数量的管子穿系在一起时有转弯的角度,悬挂时管子跟管子之间合缝美观。先民们在实践中总是能总结出一些为后世经久传送的规律和技巧来,这种在管子两端做出一定斜度的办法在后来的殷墟、三星堆文化遗址和汉代的云南、东南亚的东山文化中也能见到。
除透闪石玉珠外,红山人也用巴林石、煤精等硬度不太高的材质制作珠子和各种小坠饰(如图065)。这几种地域性很强的软质石料成了这一北方地带的装饰品传统,直到后来的夏家店文化和中古时代的辽金人一直都在使用这些材料制作珠子。我们在兴隆洼一节说过,这些多样选择得益于这一地域丰富的原料储藏之利。
以上文本由【牧古说宝珠】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