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七零年代,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生活清贫的时代。记忆中的日子,简单而纯粹,虽然缺吃少穿,但快乐却似乎比现在只多不少。
记忆中的吃食,简单至极。一年到头,除了咸菜疙瘩,就是自家地里种的时令蔬菜,白菜萝卜之类的。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遍地大棚,想吃啥种啥,不分季节。每顿饭都是这些,却也吃得津津有味。穿的就更不用说了,衣服料子颜色就那几种,除了黄色,就是蓝色,再不加个红色或是绿色。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衣服常常是大的穿了小的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家中的小宝贝。爹娘终日辛勤劳作,从天亮忙到天黑,收获的庄稼也仅够一家人的口粮。他们总是带着两个和我差不了几岁的姐姐去地里刨花生、拾瓜干,而我因为年幼又是男孩,备受宠爱,得以留在家里写作业。
天渐渐晚了,爹娘和姐姐们在田里干活还没有回家,我独自一人在家,作业早已写完,闲来无事便翻起了小人书。那时的小人书,我们叫画本,书面语叫连环画,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娱乐记忆。我记得那天看的是《聊斋志异》,里面的鬼怪神仙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随着天色渐暗,我的心也开始害怕起来。
屋里黑乎乎的,没有电灯,只有一盏煤油灯在角落里泛着微弱的光。那时煤油也不舍得多用,村里还没通电,家家户户晚上要么摸黑做活,要么早早上床睡觉。记得我害怕极了,却又被故事吸引,于是拿个凳子挪到院子里。但院子里的安静和黑暗让我更加恐惧,仿佛那些鬼怪随时都会从四面八方扑过来。
就在这时,几只小老鼠饿了,在院子里逛来逛去觅食吃,根本不管我的存在。我吓得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这些不会是老鼠精吧?我越想越怕,再也不敢待在院子里,于是拿着小凳子跑到大门外,倚在大门上等爹娘他们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终于,远处传来了爹娘和姐姐们的说笑声。他们回来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姐姐们看到我蜷缩在大门口的样子,还嘲笑我:“这么大人了,没见过怕老鼠的。”
虽然被姐姐们嘲笑,但那份恐惧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从那以后,我一直害怕老鼠,甚至在视频里或图画上看到都会浑身汗毛直立。有次我家厨房进了一只小老鼠,我吓得躲在客厅一动不敢动,直到媳妇下班回家进去逮到才好。
看现在的生活,物质充裕、科技发达,我们随时都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衣服也是五花八门、样式繁多。但每当我刷到视频上那些八九十年代的小学、初中毕业照时,总会惹来一阵感慨。那些照片里的孩子们穿着朴素、笑容纯真,总是让我错认为是自己的毕业照。可仔细一看,又不是。
我常常怀念那段岁月,怀念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时光。那时的我们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一本小人书、一个简单的游戏就能让我们快乐一整天。而现在的我虽然历经沧桑、饱经风霜,却始终无法忘记那段清贫却温暖的岁月。它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珍藏一生、回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