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来,家里的日常餐饮发生变化。我和倪先生的早餐依然以米粥为主,但佐粥菜明显改善,河虾、酱牛肉频频出现在早餐桌上。孩子们不大喜欢喝粥,特别是旻旻,她更喜欢西式早餐,比如面包、蛋糕、牛奶、咖啡等。
小姑子喜欢做传统糕点,萝卜丝团子,鲜肉粽子,我们一起受益。一碗稀薄的米粥,加一个团子或半只粽子,上午定心了。
孩子们喜欢吃烧卖,特别是晨宝,蘸醋的烧卖,一口一只,连续吃五六只。
旻旻居家GL的七天,倪先生没上班,负责厨房,一日三餐认真对待。7天期满,他去上班,我和孩子们的午餐就简单了,比如:大小馄饨、饺子、年糕或面条,以去库存为主。
小馄饨,大馄饨,轮流着吃。
四色海鲜饺。
小青菜、鸡蛋炒年糕,略加生抽。
每次去娘家,总要带回一袋时鲜蔬菜。凉拌蓬蒿菜(上图),蜜汁萝卜(下图)。
胡萝卜、西蓝花,是专为孩子们准备的,老夫妻俩平时不买。买菜的倪先生只爱本地产的矮脚青菜。
倪先生尿酸高,不吃豆制品,豆腐的出现必是我要求买的。豆腐加糖,淡红烧,口感好极。
江南水乡盛产水八仙。茭白、莲藕、菱角和鸡头米都是水生植物,油焖茭白,茭白炒毛豆子或肉丝都可以。菱肉、莲藕加鸡头米同炒,青豌豆作点缀,活脱脱的“荷塘月色”。
虽然还没打霜,但本地产的大尚菜已有肥硕的感觉,这也是倪先生爱吃青菜的原因。我洗青菜,必定把菜梗的“勺子”掰碎,不规则的裂口比刀切更易入味。
鸡蛋像“百搭”,炒番茄、炒蘑菇、炒洋葱……
近阶段的河虾价格有所回落,中等大小70元一斤,偏小一点50多元。女儿和孩子们爱吃,十天,仅两天没买。河虾,清水煮,味道本真。
响油鳝丝,地道的苏帮菜,也是倪先生的拿手菜,孩子们都爱吃。
菜场买的野生黑鱼,当场斩杀,切薄片,摊主承诺没有一根鱼刺。尽管价格偏高,但孩子们吃了放心。
鲢鱼头加粉皮,淡红烧,吃剩的鱼汤次日变“冻水”,倪先生用来佐粥,连吃两碗。
萝卜烧杂鱼也很鲜美,杂鱼以汪刺鱼为主,这鱼肉刺少,挑出来给孩子们吃,很受欢迎。
牛肉,大致两种吃法,腱子肉红烧、切片,或者煮汤。
猪肉难得吃,买的是黑猪肉,煮排骨汤,茨菇烧五花肉。
两个宝宝喜欢红枣,我把枣子炖熟,剥去外皮、去核,孩子们吃得放心。
这阶段的水果,品种丰富,橙子、橘子、柿子、苹果、梨、香蕉、猕猴桃……自家种的柿子,品质虽好,但属寒性食物,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