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erils of interpreting 。
一本刚出版的书,应该还没有中文版,我是在杂志上看到的简介。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在承德觐见乾隆。随团有二个翻译。一个中国人,一个英国人。都是从小在异国长大,其成长经历颇为相似。那时的人为啥要学外语呢?
翻译的作用远大于我们现代的人的理解,不只是语言的直译,还有二种文化的碰撞。
挺有意思的。
2022-08-0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乾隆58年,亦即公元1793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是纵观世界历史,却发生了若干值得讲述的事件,并在以后掀起壮阔波...
- 1793年,大英帝国以给乾隆皇帝迟到的祝寿为名,派遣以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的使团求见皇上。英国使团带来了火炮、军舰模...
-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为马戛尔尼本人所写的日记,详细记录了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勋爵为特使率团出使中国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