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睿智,帅气,沉稳,有担当,有品位,多金……总之,贺涵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而唐晶和贺涵做朋友,做男女朋友快10年了,却始终没有答应贺涵,和他结婚。
有些人我们求之不得,望其项背,有些人却so easy。说到底,对于我们平凡人,贺涵是稀有物种,对于唐晶是势均力敌,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贺涵曾经教育罗子君要珍惜吃饭的每一分钟,这样一天可以节省3个小时,一周便可以多出一天的时间。
在困难面前多希望贺涵可以给予我们指导和建议,仿佛困难就没那么大了,生活就没那么苦了,可是终究,谁也不能永远陪伴我们左右,我们终需自己成长。
成长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谈谈我最近1个月的收获。
一,看书:由于我离图书馆很近,所以我每周会抽出3-4个小时到图书馆看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通读下来。
读书期间是非常专注的,内心很平静。读完内心会获得很多力量和安全感。比呆在家里刷电视剧和刷微博收获大多了,否则又感觉白活了一天,负罪感超强。
最近比较感兴趣的书是育儿和做新媒体。我觉得人在心智上会有两次大的成长。一次是在儿童时期,另外一次是成为父母以后。很多自己性格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
《父母的格局》是谭盾的夫人妈咪Jane写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自己的定位的改变,原来是希望自己成为巧妇,在做好杂志工作的同时能够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但是后来她意识到只有这些“务实”的层面的东西,对孩子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虚”的层面的东西。孩子需要在一个有温度,有光线,有色彩的环境中长大。
闲暇教育,包括两种,第一种放养式的玩耍,另一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玩。
第一种主要存在于孩子小的时候,进行自由探索和发现。第二种存在于孩子稍大一点,更聚焦和更有目的玩,例如学习一项运动或者乐器。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她的一大秘诀是找到各种各样diy的工具,然后陪孩子一起进行制作。
我微博关注了一位博主是麻宁,她就是一位深度体验生活的人。比如去一次上海她就会安排好在上海吃喝玩乐的各种体验。比如住莎士比亚主题的酒店,浸入式音乐剧,国际动漫博览会等等。
在玩中学,才能厚积薄发,实现学中玩。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长见识吧。
二,工作感悟:何为工作职责分工?
A:明确分工,提出问题。
一项工作推进,你就需要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如果做死也达不到,就需要一开始或者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出你的困难。
让领导重新分工,而不是到最后做不起来的时候,再提出你的问题。
B:不能做老好人。
别人说你帮我做一下吧,我每天都加班,从此一接手,这个工作就是你的了。这种最要不得。
三,真正的学习
有一项特别繁琐,特别复杂的工作,有些人做的丢三落四,有些人做的扎扎实实,我想这就是差距。
a交接工作给b和c,其中也包括技能的交接,我亲眼看到b做了整整10多页的笔记,密密麻麻,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做的清清楚楚,a一离开工作岗位b立马上手。而c呢,学习的时候大概粗略一记,到真正实践的时候全程懵逼,不时打电话求助问。还感叹内心累,生活无望。
这让我想起来《我的前半生》中凌玲,抛开小三儿身份,在工作离开交接的时候做的清清楚楚,在比安提这样的行业标杆都可以当做典范。所以没有任何工作是好做的,任何好的工作都不好做。放下内心的浮躁投入工作,总能带来成长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