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全国离婚对数为96.6万对,同期结婚对数为416.6万对。大概就是身边如果有4对结婚,那么也有1对离婚的。
2020年,全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是7.4%,也就是说差不多每4个孩子里面就有1个有抑郁的问题。
于很多人而言,家不仅不能舒缓压力,反而成了超负荷的压力源。
为人父母:我们在鸡娃和佛系之间摇摆,前一秒咆哮,后一秒自责,明明想给孩子最好的,却时常力不从心,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为人伴侣:能处成“兄弟”和“队友”已属幸运,一不小心,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为人子女:既离不开父母,又总想挣脱。未婚的被催婚,结婚的被催生,生了孩子的,面临隔代养育问题……宇宙的尽头是你妈。
然而家庭不是公司,对公司不满意了,大不了咱换个工作,家庭不顺心了怎么办呢?就算伴侣能换,孩子能换掉吗?就算没有孩子,总还要处理好跟父母的关系吧?
总之,如何与家人相处,是我们每个人绕不过去的一件事儿。
这个事儿,办好了,家和万事兴。
办不好,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那么,究竟要如何与家人相处呢?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的《与家人相处的秘密》一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5个模块跟我们探讨了与家人相处的秘密:
01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心结——不延续原生家庭的创伤;
02善待自己的另一半——尊重、理解、支持、陪伴;
03不妨把孩子当大人看——学会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情感联结;
04亲子教育要张弛有度——有规矩,也有自由;
05家庭幸福的管家——让家成为所有成员最温暖的避风港。
作者把自己20余年的个案咨询经验,以及对家庭关系的思考,浓缩在19个典型真实的案例中。
让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看见自己,理解家庭行为背后的“推手”。
当我们理解了爱,也懂得了与家人相处的界限和规则,才能“以家为原点,治愈自己,点亮家人”。
01爱——最好的爱是看见
我们这一代父母,从小接收到的爱,是嘘寒问暖的爱。冷不冷?饿不饿?是我们的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等我们长大了,我们给孩子和伴侣的爱,也是这样——我们关心家人的饮食起居,但是家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不知道。
我有个学生,家长非常忙,但是孩子却很不省心,每天辅导作业到崩溃,可气的是孩子也不是不会,就是磨叽。而且,我们发现孩子在学校很快就可以完成作业。
后来才知道,家长只有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才会陪孩子。对这个孩子而言,虽然写作业时的陪伴,体验感并不好,但是这也是陪伴和关注啊。
所以,孩子不是在拖延作业,而是在拉长父母陪伴的时间。
当我们坐下来认真讨论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家人之间无外乎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陪伴、相互理解…...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呢?明明每天见面,同床共枕,为什么却看不到对方的真正需求呢?
我老公很喜欢喊我跑腿儿,有时候我上完夜班回到家,他躺在那里追剧,还会喊我给他拿饮料。
我常因为这事不开心,后来我问自己:你为什么不开心呢?
其实是因为从小家里的家务都是妈妈做,爸爸回到家就长在沙发上,妈妈呢,因为太累,总是病怏怏。
所以,在做家务方面,我一直很拧巴:一方面我把料理好家人的生活,当作我对他们的爱。另一方面,当家里人在家务上过分依赖我时,我又觉得自己的辛苦,别人都看不见。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这样付出,才能得到爱。而对方一味索取,不帮我分担,就是不爱我。
当我看到那个“想被体谅、被分担”的自己后,我终于可以不用每天保持家里的整洁了,当我身体不舒服时,我也会告诉老公,我需要他帮我分担什么,而我惊奇地发现,当我不带着情绪去指责的时候,他其实非常乐意分担。
某一天,老公又喊我拿饮料,当我快乐地拿给他,他也快乐地接过去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他觉得我帮他跑腿儿,就是爱他。
所以,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别人?因为我们连“自己”都看不见。
爱人先爱己,只有我们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我们的内心才会越来越丰盈,才有能力去看见和接纳他人。
02界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
朋友的父母离婚了,尽管朋友现在也已经是6岁孩子的妈妈了,但是对父母离婚这件事,始终不能释怀,几乎每次姐妹们聚在一起,都要哭一场。
次数多了,我们也理清楚了,主要是2个点:一是觉得父母当时感情出现问题,她只觉得烦,没有做任何努力,就让父母离婚了,而另外一个朋友,因为以死相逼,父母为了孩子没有离婚。二是觉得父母离婚至今,关系依然没有缓和,而她夹在中间,不知如何缓解父母的矛盾。
所以,十几年过去了,虽然父母都没有再生育孩子,待她如初,但她和父母的关系却越来越差。
很多离婚家庭的孩子都是这样,看起来也得到了很多爱,但是却总有一种无力感,因为家庭就是我们背后的那股支撑的力量,父母离婚后,我们会觉得背后的那股力量涣散了。
孩子总是容易错误地归因——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或者我如果做些什么就可以避免。
胡慎之在《与家人相处的秘密》中告诉我们:不管父母的关系多么紧张,那都是他们的相处模式,是他们的事,不管自己付出多少努力,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关系,这本来就不是自己的责任。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我们与父母是亲子关系,父母双方才是亲密关系。无论他们的关系好与坏,本质上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
比如,我那个朋友,如果她能够认识到,无论是曾经父母感情破裂,还是现在父母依旧关系紧张,都是他们之间的事情,那么她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也许,当她能够在心理上划清界限后,父母也都能够在她面前更自然地呈现自己对曾经伴侣的真实态度,那些心结说不定早就解开了。
与父母的关系是这样,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也是这样。
伴侣对我们很冷淡,可能并不是因为不爱,只是因为他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的氛围,他觉得热烈的爱,是昙花一现。或者他不愿意付出爱、表达爱,是因为害怕失去。
孩子的成长中,也必然会面对他自己的课题: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排解压力…...
不同性别的孩子,对于父母双方在各年龄阶段的需求重点亦有不同。比如,不管男孩女孩,在3岁前,都更需要妈妈,而在3岁后,女孩希望从父亲身上得到爱,从被爱中获得价值感;男孩则希望通过与父亲的互动获得父亲的认同,接受父亲的价值观,学习处世规则,最终超越父亲,成为一个独立的男人。到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又需要通过与父母,尤其是异性父母的疏离来完成自己的内心秩序重建。
所以,当孩子与我们不再亲密无间,当老公与我们的关系不像恋爱时那样热烈,可能都是他们自己有各自的课题要处理。
当我们能够划分界限,我们就不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我自己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
当我们不再通过自我否定来伤害自己,我们才更有力量来支持家人,以尊重、理解、陪伴来帮助我们最爱的家人,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课题。
03规则——做真实的父母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
网络上各种“算命大师”,逮到一个人,盲猜“低价值感”、“缺少安全感”,一蒙一个准儿!
等到我们长大当了父母,又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各种“爱与自由”。
认识一个小姑娘,第一次见面就让我很意外。当时几个小姑娘聊到了期末考试,她非常坦然地告诉我:她考了68分。她说出来的时候,神情自若,既没有恶作剧般地挑衅,也没有因为自己分数低而觉得不好意思。
后来,和她妈妈熟了,我才知道,她从来没有因为成绩挨过批评。难怪!
问题是,她父母并不是真的不在乎成绩,他们内心其实非常焦虑。但是总觉得既然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那么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他们不能表现出任何不开心。
结果,现在孩子5年级了,不仅成绩每况愈下,任课老师也一直反映:这孩子油盐不进,不管你怎么急,她一点也不知道着急。
孩子不具备客观认知自己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认知都是通过父母的评价形成的。
如果明明对孩子有期望,却又不能坦诚地表达,也不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那么孩子可能会觉得学习本来就是完全无所谓的事情。
我们常说要给予孩子接纳和宽容的氛围,但是接纳和宽容的是孩子的情绪,不代表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比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无法获得成就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个情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方法,而不是完全放任孩子不学习。
让孩子的行为不受约束,那不是接纳,而是放弃。
做真实的父母,而不是伪装出来的好父母,也不是因为压抑自己而带有强烈情绪的父母,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信任。
孩子需要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探索与人相处的边界,这是孩子发展社会关系的基础。
风筝没有线,根本不可能飞上天空。孩子没有界限和规则,也无法成长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有边界才有自由。
写在最后
近日,摄影师鹿道森的一封自杀遗书,引爆全网。亿万网友寻找鹿道森,最终却只找到他的尸体。
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因为他的遗书暴露数亿家庭的隐疾——缺位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
网友与其说是在哀悼鹿道森,不如说是在哀悼自己高度相似的童年。
而鹿道森的父母,也不过是中国普普通通的一对父母,他们可能养活孩子就已经用尽了全力,又哪里会想到孩子会死于生存之外的压力呢?
为人子女,兔死狐悲。为人父母,心有戚戚。
当我们回看来路,看见今日的“我”从何而来,往往有了一种悲凉的宿命感。自洽了——都是原生家庭的锅。然而,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这本书中最让我警醒的一点,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
“我认为学心理学的目的是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于着手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生活的目的不在于让自己变得更合理或更正确,而在于从生活中体验美好。”
看见痛苦从何而来,却任由痛苦继续来折磨我们,耿耿于怀父母过去的伤害,可能只是给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逃避自己的责任。
我们一切的成长都不应该止于原因,而是要开始于行动。
改变自己才是改变互动模式的起点。
在每一个选择的当下,都去觉察,并在那一刻,做出一个新的选择。
而这一切的改变,并不是妥协,而是和解——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治愈自己,点亮家人,从家的港湾出发,自由地奔向更远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