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好了,小景又到沙坑里去玩了,而且还拿沙去砸别人,砸了五班的一个孩子,我也被砸到了”,又是告小景的状的,此声没有息,彼声又起。五班的一个小朋友哭着对老师说:二班小朋友拿沙子砸到他眼睛里了,特别疼!
特别闹的小景,由于下课不遵守我们的约定,从而剥夺他两个下课自由的机会。让他反思自己的言行中不对的地方,以后再做调整。
只要一下课,小景就到我办公室窗前站立,不可以去随意玩耍,让他面壁思过。
第一个课间,小景是被我逮过来的,后来的课间,他不仅没有来,反而又被学生告状!恼羞成怒的我一定要收拾他,给他一个下马威。怎么收拾他?打一顿?没用的!
好生劝说?效果不明显。
因为这件事让我中断了我工作需要的番茄钟时光。我告知他,因为他的事让我在时间上受损,紧接着告知他,需要为自己言行付出代价——继续面壁思过。
过了一会小景对我说:“老师,我们谈谈。”这一惯是我跟他说的话,现在他会反过来用在这里。
“我处理完在早已答应体育老师的事,回来跟你谈。”我跟他说。很快处理完,我回到办公室,来到小景身边问道:“你能先说说我们下课的规定是什么?我们下课的范围在哪里?你违反了哪几条?”小景一一答复,丝毫不差,看来都明白呀。明白还范?好一个明知故犯呀!
“既然知道,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这样去做。”他也觉得莫名其妙,说他不知道。
一个男孩子调皮起来,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自控能理解,不能伤害了别人是前提,这是不能原谅的。
《男孩子大脑在想什么》这本书里也揭露,男孩大脑有时候还真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我表示理解,所以我们又彼此探讨这件事哪些举动是不能有的,更何况英雄是不会伤害人的(他有一颗做英雄的心,)只会去保护人的。
我们最后还是签了一份约定:在固定的范围内玩耍,文明玩耍;如果不小心伤到别的小朋友及时道歉;如果因为侵犯,被小朋友告状,会被剥夺下课玩的时间,要主动来到老师的办公室里站着。
我一边谈一边拿出了一张纸,记录我们刚刚的约定,相互签下自己的名字!
也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但是我知道小景签自己的名字时候很认真,第二个课间,他主动来到办公室,因为这是我跟他一起达成的协议。
后来相处中,我最为欣慰的是,小景向来是说话算数的,守得住他的诺言。
签订约定一定是在平等基础上,学生能做到;提出条例清晰,孩子能够明确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违反的后果是什么。清晰明了条约才能生效。同时还要有仪式感,双方签字,各留一份,避免彼此不守规则。尤其是大人,不会因为自己情绪乱开罚单,条目清晰,平等,注重学生成长的约定,更有利于孩子界定行为边界,更有利于学生愿意遵守,更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