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的第9课《端午粽》,是一二年级学会读好长句子的起始课,因此在本课中如何训练孩子们读好长句子就尤为重要。下面以课本第一自然段为例介绍如何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自然段。
什么是长句子?
为什么说第一自然段是个长句子?首先,它一行没有写完;其次,一句话中有两个逗号。(以此引导学生从外部结构上观察,从内部成分上理解长句子的特点。)
怎样才能读好长句子?
1.逗号必停,但不长停
2.读好首字,如“一到端午”的“一”字读好二声调,同时为了突出可以将声音延长。
3.逗号中间不停顿,但可以有轻有重。(到底什么时候该重,什么时候该轻呢?原则你想突出就突出,没突出就自然轻读。比如你想突出粽子的多,就将“一锅”重读。)
最后,请学生自读展示。俗话说百说不如一练,学生自读展示不仅给孩子提供了练习订正的机会,更是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这里不妨让孩子夸张一点,老师也趁着孩子小,豁出去了,毕竟能豁出去的时间不多了。通过生动的演绎,孩子也更好理解。